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一些关于近视激光手术的数据和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担忧。
据统计,约占一成的近视激光手术患者需要“返工”,这个数据与英国《眼科学》杂志公布的10的失败率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医院,甚至低于70。这些数字让人不禁对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了类似问题。报告中提到,对于广泛的使用来说,目前证据太少,还不足以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的长期安全性。报告中还统计了四项临床数据,发现术后出现角膜瓣溶解、角膜瓣过薄、角膜瓣位置偏离等有关角膜瓣问题的发生率大约是4,角膜烧灼感的发生率为5,角膜组织增生的发生率约为2。
这些数据和事件让人们再次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一些医生和专家也对此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只要医疗程序正确,病人没有禁忌症,就没有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新的结论应该是不同的。
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虽然有一些数据和事件让人担忧,但也有很多医生和专家对此表示乐观。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当面对大大小小的医院铺天盖地的广告,各家医院都说自家的设备如何新,如何先进,医生如何高明,在选择时着实让人不知所措。建议在消费选择时要理智冷静,要警惕市场上叫的响的鱼贩子,往往是臭鱼!医疗广告常有水分和夸大!
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误区,常见的问题有:激光仪究竟第几代好?准分子激光的光斑是不是愈小愈好?激光设备是不是越新越好?如何知道设备的好坏?
对于这些问题,答案并不在于设备的新旧或激光仪的代数,而在于设备的可靠性和医生的技术水平。例如,德国英博乐、德国爱丽斯、美国威视、美国鹰视、日本尼德克等生产的准分子激光设备,虽然数据基本一样,但手术的时间却有差别,由于时间愈短,角膜暴露时间少,减少干燥,手术效果好,病人在手术台上配合好。
手术医生的资历也是选择医院和医生的重要因素。不仅要看学位高低,更要看实际临床经验,该医生在近视领域所处的地位。
对于手术疗效是否满意,还受到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设备与工程师调试的好坏、医师技术的高低、病人配合与生物反应。
激光近视手术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只适合6.00D以下的近视;另一种是激光角膜层间镶嵌术(Lasik),适合高度近视和低度近视,但手术难度较大,易出现角膜瓣的并发症。
四、关于激光手术的便捷性。激光照射仅需几十秒钟,无需住院,为近视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手术并非完美无缺。
一部分手术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感染、眼球穿孔等严重问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于手术是在健康的眼睛上进行,一旦手术导致视力下降,将会得不偿失。患者在决定手术时必须深思熟虑,医生也需谨慎行事。
目前,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的应用似乎有些泛滥。一些单位商业化操作,过度宣传,忽视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并发症的可能性。准分子激光设备与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部分单位未能跟上其步伐,使患者承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截至2020年6月,一般近视眼激光手术的价格大约在4000至5000元之间。具体的价格取决于手术的类型和使用的激光技术。例如,超薄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可能会比普通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价格高出约1000元。如果使用飞秒激光制瓣,价格则可能在7000至8000元左右。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价格则约为15000元。
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眼部护理和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避免污水进入眼内,适当减少用眼时间,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以防眼外伤。按照医生的建议在术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长久以来,医疗费用的高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同水平的医疗耗材,国内价格往往比国外高出两倍。例如,2015年食管癌微创手术使用的进口手术器械,国内价格高达2-3万,而在美国只需约1万。实际上,医疗耗材费用占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而手术费和费占比不足两成。医生和护士的报酬相对较低,主刀医生的收入在数百元以内。
国内医用耗材价格高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高值耗材的过度依赖。一些外资医疗巨头掌握了高值耗材的技术垄断,短期内难以实现研发和生产的突破。进口医疗设备在国内的价格也比原产国高出50至100。要解决医疗费用高昂的问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