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一级眼科医院 | 二级眼科医院 | 三级眼科医院 |
---|---|---|---|
功能定位 | 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主要功能是直接对人群提供一级预防,在社区管理多发病常见病现症病人并对疑难重症做好正确转诊,协助高层次医院搞好中间或院后服务,合理分流病人。 | 跨几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性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 | 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
床位要求 | 床位总数20张至79张(含日间观察床)。 | 住院床位50张及以上。 | 80张以上。 |
科室设置 |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眼科、急救室;医技科室至少设有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统计)等部门。 | 门诊应设有诊查室、药房、治疗室,并提供候诊区域;临床科室至少设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外伤、屈光、眼底、麻醉、眼预防保健科和急救室,不设内科、外科以外的非眼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至少设药剂科、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检查室、心电图室、验光室、视野室、眼底荧光造影室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激光室。 | 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科、屈光眼肌和肿瘤整形专科、麻醉科、眼预防保健科;医技科室包括化验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眼光视野室、超声波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室、激光室、病案室。 |
人员配备 | 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眼肌以及麻醉和急救等专业的,至少有1名与开展专业相适应的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医护比至少达到1:1。 | - | 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每专科至少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3人。 |
医疗服务与管理 | - | - | 坚持医院公益性,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项目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眼科重点专业诊疗技术水平在本省、全国眼科领域学科优势明显,诊疗工作量与质量处于本省、或全国前列;有承担本辖区眼科专业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并能接受外辖区转入患者服务;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眼科临床科室需要,能开展眼科专科的特殊诊断辅助检查并有质量控制,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在本省眼科领域优势明显。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坚持公益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规范诊疗和质量控制、提高工作绩效、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等。合理进行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建立医院应急管理的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 |
临床医学教育 | - | - | 教学师资、设备设施符合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任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指导和培训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 |
科研及其成果 | - | - | 有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并提供适当的经费,有眼科学实验室,具备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条件,拥有先进的科学研究设备,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得院内外经费,开展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效;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激励政策,并取得成效;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并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要求开展临床试验。 |
设备和设施 | 应配备先进的眼科仪器和设备,如裂隙灯、眼底照相机、眼压计等,以确保准确的眼科检查和诊断;眼科手术室应配备高质量的手术设备,如显微镜、激光器等,以满足眼科手术的需求;医院应提供适宜的病房和床位,以满足患者的住院和康复需求。医院设施设计要便于无障碍进出,符合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检查室中应有液晶显示器和报告文书制作系统,方便病人进行检查和报告查询,激光治疗和手术室应该配备全封闭式显微镜和其他高端设备。 | ||
医护人员标准 | 应配备专业的眼科医生和护士团队,他们应具备相关的资格和执业证书;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以更新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医院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系统,并向医生和护士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以确保其了解前沿技术和新诊疗方案,使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 ||
其他方面 | 医院空间环境的设置要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就诊环境,提高病人的就诊体验,必须严格遵循卫生部门关于空气、噪音、照明等方面的标准,设置易于清洁、消毒的医疗设施和通风设备,确保就诊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遵守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保证患者个人信息和病情记录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医疗伦理和合规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的执业合规性和合法性。 |
备注:
- 文中部分内容对二级眼科医院和一级眼科医院人员配备等方面未详细提及,表格中以“-”表示。
- 不同地区的眼科医院评定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补充。
- 在评定眼科医院时,还会综合考虑医院的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软性指标,但文中未详细展开,故未在表格中体现。
术语解释:
- ICD - 10编码:是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的编码系统,用于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方便疾病的统计和管理,文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 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 ICD - 9 - CM - 3编码:是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的编码系统,用于对手术和操作进行分类和编码,文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 - 9 - CM - 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2008版。
-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是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旨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求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