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细分内容 | 具体情况 |
---|---|---|
行业规模 | 医院数量 | 2019 - 2023年,国内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包括公立和民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以14.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126家。2021年我国眼科医院数量达到1203家,同比增长13.4,预计2022年提升至1219家。2019 - 2023年,民营眼科医院数量从890家增长至1609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4。 |
市场规模 | 2022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80.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 | |
行业结构 | 公立眼科医院 | 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是目前眼科医疗的主体,医生水平普遍较高,深受患者信赖。 |
民营眼科医院 | 快速发展,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尤其是连锁眼科医院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已形成统一的运营标准筛选医生。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眼科医院扩张更快,是行业市场主要增长点。 | |
地区分布 | 农村地区 | 自2011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眼科医院占比持续提升,主要受民营连锁眼科医院带动,2021年农村城市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为474家,占比从2011年的29.2提升至2021年的39.4,预计未来占比将逐步提高。 |
城市地区 | 随着人们对眼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眼科医院数量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逐年增加。 | |
服务项目 | 热门项目 | 医学视光、白内障、屈光手术占据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前三位,占比分别高达21.3、18.1和16.8,正常视力近视、远视等常见疾病约占市场份额的60。医学视光、白内障、屈光手术和眼底疾病占据我国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主要位置,占比均超过10,累计占比达到70,其中医学视光占比21,随后是眼表疾病和青光眼,占比分别为9和5。 |
服务流程 | 眼科医疗服务流程易于标准化,降低对眼科专家的依赖程度,更易实现连锁化运营。 | |
技术创新 | 诊断设备 | 不断引入先进的眼科诊断设备,如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超广角眼底相机等,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治疗技术 | 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日益成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安全、的治疗选择。此外,人工智能在眼科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自动识别眼底病变、辅助诊断等;远程医疗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普及;3D打印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如个性化眼镜、人工角膜等。 | |
科研成果 | 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带领团队,历经九年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国产领扣型人工角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国产人工角膜零的突破。2019年,史伟云院长亲自完成中国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使失明17年的患者重获光明。 | |
竞争格局 | 总体格局 | 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爱尔眼科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占据了大的市场份额,其门诊量和手术量也均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企业也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 |
竞争方式 | 眼科医院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上,还体现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布局上。各大眼科医院纷纷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 |
政策影响 | 眼健康规划 | 2022年十四五眼健康规划的出台,对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进行规划和部署,将持续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人民群众对眼健康的普遍关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给我国眼健康服务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
医保政策 | 医保政策改革,眼科医院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 | |
医疗监管 | 政府将加强对眼科医院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行为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加大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投入,推动眼科医院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 |
产业链 | 上游 | 包括眼科医疗设备和耗材供应商,其产品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中游和下游企业的运营和成本。眼科器械主要包括诊断设备(如眼科OCT)、治疗设备(如超乳玻切机)和眼科耗材(如人工晶体、角膜塑形镜)。 |
中游 | 主要是眼科用药产品生产制造,眼科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针对各类眼科疾病的滴眼液、眼膏等,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活性药物成分(API)、辅料、包装材料以及生产设备等。 | |
下游 | 包括各类销售渠道(如线上电商平台、医院、诊所、药店等)和患者。 | |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趋势 | 人工智能、远程医疗、3D打印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
服务模式创新 |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化治疗方案、私人医生服务等;与其它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形成联合诊疗模式;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定期检查、健康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眼病。 | |
市场规模趋势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改变、用眼强度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
术语解释: - 年均复合增长率:是指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计算方法为总增长率百分比的n方根,n相等于有关时期内的年数。 - 领扣型人工角膜:是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盲的人工角膜产品,山东省眼科医院自主研发的国产领扣型人工角膜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眼科成像设备,可用于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等眼部结构,辅助眼科疾病的诊断。 - 超乳玻切机:是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设备,能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 人工晶体: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用于代替因白内障等原因受损的自然晶状体,恢复视力。 -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形态,从而暂时降低近视度数,控制近视发展。 - API(活性药物成分):是指药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