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真性近视的特征,是看远处事物很模糊,看近处则很清晰,而且眼睛容易疲惫不堪,看东西习惯眯眼。而假性近视可能会出现眼胀头眩晕的症状。
当然了,有效的方法还是去医院进行散瞳验光,如果散瞳验光后出现度数,那就是真性近视,如果散瞳后没有度数,那就是假性近视的。
真性近视简单的说就是人体的视力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很难恢复原来的视力水平。而假性近视是因为短期的用眼过度或营养不良,导致眼睛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不清或人体眼睛某些必须的营养素缺乏导致的视力短期下降。它可以通过一些药物、眼肌锻炼及补充营养等治疗,可以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当然如果假性近视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就发展成为真性近视了。
引起假性近视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不科学的用眼以及少年儿童不注意饮食导致人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而引起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检查现在到专业的医疗机构都能很快的检查出来,如果你的孩子近视力突然下降很快的话,赶快带上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都会及时告诉你怎么处理。这样的话你按医生的方法时间进行处理,大多数假性近视是可以纠正回来的。
针对假性近视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通过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补充我们人体正常需要的营养物质来预防假性近视的发生,特别是叶黄素必补。可以多吃猕猴桃,黄玉米和蛋黄等。然后是科学合理用眼。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写太细小的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不要边走边看书,更不要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不要无节制地玩游戏机,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书保持1尺距离。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休息5到10分钟。连续看书1小时后休息片刻,并向远处眺望。每天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的目的。坚决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养成合理膳食制度和平衡膳食等良好习惯。连续操作计算机1小时后,至少休息10分钟,或作由近到远的晶体操。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都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你好,我是个眼科医生,说说我的看法。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需要到眼科做散瞳验光检查才能知道。如果散瞳后没有近视,就是假性的,如果仍然有,就是真性的近视。如果不做这样的检查,可以用另外两种方式大致的评估:如果视力原来是好的,视力逐渐开始下降的个月,假性的概率比较大,如果超过一个月,完全是假性成分的几率就很小了。第二种,如果视力下降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裸眼视力在0.8或者0.6+,也有可能是假性近视。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孩子说看黑板看不清之类的,好是找专业的眼科医生,点睫状肌松弛剂后再验光,确定近视的具体情况。因为孩子调适能力强,可能会有睫状肌持续收缩而呈现出“假性近视”的情况,这种近视在点眼药水或眼睛望远处休息后,度数可以减低或消失。假性近视的话不需配戴眼镜,一般经正确的矫治都可以恢复正常。也提醒父母该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及视力保健。但是如果点睫状肌松弛剂后,度数仍存在,则表示是真的近视了。
我们再来看看医学上对真性近视是如何解释的:真性近视是一种质性改变的眼科疾病。一旦患上真性近视,那儿童的晶状体就会变厚,眼轴就会增长,导致平行光经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聚集形成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视线模糊的现象。而且这种器质性的改变就现在的医学水平来说,是无法恢复的,一旦近视,眼镜将会陪伴孩子一生。
假性近视则不同,假性近视是由于经常不正确地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晶体也随之处于变厚的状态。这样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变厚的晶体体房屈折后,焦点落到了视网膜前面,看远处的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这个时候,眼球无器质性改变,如果能够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合理使用眼睛,并注意用眼卫生,完全是有希望恢复正常视力的。但如果在假性近视阶段,家长不及时引导纠正孩子日常正确的用眼习惯,久而久之会发展成真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