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界璀璨的明珠——十三大中医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被誉为北京知名的中医大师。他曾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更是被评为“国医大师”及“国之名医”。陈可冀虽然已经步入高龄,但依然坚持在医疗一线,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等。他在医疗领域的贡献,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他对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创新。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也是一位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的国医大师。他构建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等四大学术体系,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中医未病学等新的学科领域。他的医术擅长诊治内科消化、呼吸、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以及男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王应麟,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是京城“小儿王”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各类小儿疑难杂症。
钱英,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肝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她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等疾病,对肝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
李乾构,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他行医经验50余载,总结出了多种治疗方法,擅长治疗消化科常见及疑难疾病。
孙光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主任医师,创立了中和医派,恪守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药讲究清、平、轻、灵。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
周乃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中医痹症、类风湿等疾病。
周德安,北京知名中医医生,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有着50多年的从医经验。他对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如中风、面神经麻痹等。
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专家,曾获多个重要荣誉。他擅长诊疗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郁仁存,北京中西医肿瘤学专家,率先在中国从事肿瘤患者证型的研究。他在癌症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和理论。
杨明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中医科主任医师,长期参加党和的重要保健工作。重点研究老年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对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有独特研究。他在国内中医界率先引进了多项技术,较早地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等研究。
## (二) 治疗方法
以组主穴为主,若效果不显著则改用第二组,亦可交替使用。配穴选取1至3个。使用电梅花针具,连接晶体管医疗仪,电源电压9伏,电流小于5毫安;或接电针仪,频率调至60至120次/分。然后在正光1和正光2穴区范围内均匀叩打,次数根据需求确定。睛明、承泣穴每穴叩打约5分钟。配穴的叩打方法与正光穴相同。治疗频率可根据需求选择,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疗程间隔半月。
## (三) 疗效评估
疗效判断标准如下:痊愈指视力达到1.0或以上;显效指视力增加三级(按视力表每一行或0.01至0.09为一级),但未达到1.0;进步指视力增加一至两级;无效指视力无增进或增进不到一级。采用此法共治疗眼数2676只,总有效率达94.2。其中,按照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94只,显效1307只,进步461只,无效仅22只,总有效率高达99.0。
## 耳穴压丸法
### (一) 取穴
主穴包括眼、肝、肾和近视。配穴包括目1、目2、神门和心。近视穴位置位于耳甲腔食道穴与口穴之间。
### (二) 治疗方法
每次选择主穴3个,配穴2个。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置于小方块胶布上,贴于所选耳穴。应确保耳廓内外对贴以加强刺激。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按压一分钟。每次仅贴一侧耳朵,如需贴两侧耳朵则减少治疗的耳穴数量。每周换贴一次,四次为一疗程。
### (三) 疗效评估
共治疗2478例,总有效率在72.1至77.1之间。
## 体针疗法(之一)
### (一) 取穴
主穴包括承泣、睛明和球后。配穴包括翳明、风池、四白、合谷、攒竹和太阳。
### (二) 治疗方法
每次选取主穴1至2个,配穴1至2个。承泣穴采用斜刺方式,约刺入一寸左右,待眼区周围有酸胀感时捣刺。球后和睛明穴直刺,送针宜缓。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 (三) 疗效评估
共治疗眼数6186只,按照前述标准评定,痊愈2372只,显效1950只,有效1543只,无效仅340只。总有效率达94.5。
## 穴位激光照射法
### (一) 取穴
主穴包括睛明、承泣和合谷。配穴包括头光明、足光明和养老。
### (二) 治疗方法与设备
使用氦氖激光器照射,功率充至1.5至2毫瓦,工作电流强度为6毫安。光束垂直照射所选穴位,每次照射时间根据穴位不同而定。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 (三) 疗效评估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共治疗220例,按照前述标准评定,显效69例,有效114例,无效仅17例。总有效率达91.5。
## 核桃壳灸法
主穴为阿是穴,即患眼部位。配合其他穴位如目1、目2等进行治疗。采用特制灸用眼镜架和核桃壳进行艾灸治疗。在选定的配穴上贴敷王不留行子,进行按压刺激。每周换贴1至2次,两周为一疗程。
### (三) 疗效评估
此法共治疗42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仅4例(均伴有散光)。总有效率达90.5。
## 头针疗法
主穴为视区穴位。使用毫米针沿头皮斜刺进针至要求深度并进行捻转刺激。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
疗效评估共治疗43例86只眼恢复情况良好 。 腕踝针疗法 主穴为上新明Ⅱ穴位位于眉梢上方,距离外开五分的位置。
(二)治疗方法
对于新明Ⅰ穴位的治疗,需将耳垂向前上方推拉,针尖以45度向前上方刺入,进针深度为1至1.5寸,使针达到下颌骨髁状突后侧面。采用捻转结合快插慢提的手法,提插幅度约1mm,捻转频率约80次/分以上,直至针感传至眼区。对于新明Ⅱ穴位,针尖垂直向额部刺入,进针深度约5至8分,有针感后以快速旋转式捻针,频率在200次/分以上,使眼球有热胀感。每次运针1分钟,不留针。每日治疗一次,每次仅取一穴,患侧优先。疗程共十次,每次治疗间隔三天。
(三)治疗效果
共治疗630例共计1240只眼,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结果痊愈970眼,显效220眼,有效43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99.4%。现在视力矫正也备受关注。北京明博士视力康复中心等专业机构致力于视力康复矫正及保健工作。中医按摩矫正康复方法中的清眼自然矫正康复法,通过特定穴位按摩,达到药物局部渗透、吸收,迅速疏通睫状肌内淤血的毛细血管,加速微循环,增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视敏度和视神经的敏感性。该方法对轻度及中度近视有的恢复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恢复后的反弹。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该方法可阻止其视力持续下滑并促进其恢复。
(四)足部反射辅助康复法
足部是人体经络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足部按摩能够刺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根据生物全息理论,双足包含人体各脏腑器官的信息。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可以促进药物局部渗透、吸收,加速微循环。这种方法对于矫正近视、远视、弱视、散光等视力问题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古代中医和现代医学都有关于足部按摩的理论和实践,虽然在不同文化和地域中有所差异,但都认可足部按摩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五)缓解近视的中医验方和食疗方法
1. 枸杞鲫鱼汤:将鲫鱼和枸杞一起煮汤,吃肉饮汤,可主治近视眼、视物模糊等问题。
2. 牛奶鸡蛋饮:将鸡蛋打入加热的牛奶中,用小火煮沸后加蜂蜜服食,有助于改善视力。
3. 猪肝蛋汤:将猪肝切片煸炒后加水煮沸,再打入鸡蛋和盐,服食后可明目。
《中医食疗及针灸治疗近视眼的综合方案》
一、中医食疗方案
1. 枸杞粥:适用于肝虚目暗、老年多泪、目眩等症状。配方为枸杞子30克,大豆100克,共同煮成粥食用。
2. 猪肝粥(一):适用于眼生翳膜、暴发火眼、视网膜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等症状。使用荠菜200克,大米100克,共同煮成粥食用。
3. 猪肝粥(二):针对各种慢性虚性眼病。新鲜猪肝100~200克,适量大米,猪肝洗净切碎,与米同煮烂熟后加调味品食用。
4. 杞实粥: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虚性眼病、肝虚雀目。用枸杞子20克,芡实30克,适量大米,煮至浓烂后加调味品食用。
二、针灸治疗近视眼的相关文献参考
以下是关于针灸治疗近视眼的一些重要参考文献:
1. 汪宝麟,《针术对近视眼疗效的初步观察》。
2. 黄剑红,《针灸治疗近视眼概况》。
3. 钟梅泉,《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临床研究及正光穴对视力的影响》。
4. 王淑媛等,《电梅花针治疗近视眼工作小结》。
5. 葛书翰等,《针灸治疗近视眼1100例疗效观察》。
6. 陈朝明等,《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眼1866例临床疗效观察》。
7. 杨道全,《近视247例针刺疗效观察》。以及其他参考文献。
这些文献详细探讨了针灸在近视眼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三、近视眼的并发症
近视眼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眼疲劳、斜视、"飞蚊症"、黄斑出血和变性、视网膜脱离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四、北京中医眼科协和医院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的综合性医院,其中医眼科享有很高的声誉。该科室拥有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协和医院中医眼科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他们擅长处理各类眼科疾病,包括常见眼病及疑难杂症。该医院持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并结合中医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协和医院中医眼科在患者中的口碑,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在北京地区寻找中医眼科治疗,协和医院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