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2023年营业收入(亿元)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亿元)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 2024年业绩情况及原因 | 2025年可能面临的情况 | 并购情况 |
---|---|---|---|---|---|---|---|---|---|
爱尔眼科(300015.SZ) | 203.6 | 26.43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71,主要得益于补助以及部分投资收益的助攻,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与营收一样保持在低增长水平。 | 医保局印发相关指南或对其业绩有一定影响,但凭借规模和品牌优势,有较强应对能力。 | 今年以来,已分两次狂吞87家医院。 |
华厦眼科(301267.SZ) | 40.13 | 24.12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为2.8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15。原因是各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至45.84,为近3年的同期低,且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大增,均远高于营收增幅,进一步侵蚀利润。 | 眼科部分项目降价可能对冲业务放量利好,业绩增长或承压。 | - |
普瑞眼科(301239.SZ) | 27.18 | 57.5 | 21.37 | -1.36 | 0.1584 | -95.0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微降,归母净利润骤降,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业绩“跳水”原因:一是2024年5月起各省市全面落地执行组织的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手术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二是屈光和视光业务受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营业收入出现少量下滑;三是业务扩张,新建医院处于培育期,成本、费用冲击整体业绩。 | 短期阵痛难避免,需平衡扩张速度,加速数字化管理等以应对危机。 | - |
光正眼科 | - | -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亏损665.9万元,主要受传统的钢构和能源业务影响,去年以来没有任何扩张迹象,眼科业务收入几乎停滞不前。 | 推进剥离钢构和能源业务,若成功获得资金用于并购医院,可能改善业绩。 | 公司表示正在推进剥离钢构和能源业务,所得资金用于并购医院。 |
何氏眼科 | 11.85 | 24.07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营收出现较为明显下滑趋势,业绩双降。原因是各项主要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步下降,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不降反升。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50万元 - 3075万元。 | 眼科部分项目降价可能影响业绩,需解决成本控制和业务增长问题。 | - |
相关概念解释:
- 归母净利润: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部分。
- 扣非净利润: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 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DRG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是按病种分值付费,这两种支付方式都是医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费用结算方式,旨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使医疗机构合理诊疗。
年份 | 公立眼科医院市场规模(亿元) | 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规模(亿元) | 民营份额占比 |
---|---|---|---|
2022年 | 935.9 | 644.2 | 约40 |
市场发展历程相关信息:
时间 | 事件 |
---|---|
1835年 | 创立眼科医局,是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前身。 |
很长一段时间 | 在国内诊疗体系中,眼科被划归于大五官科,因居民生活水平低、医疗资源匮乏,眼科疾病不受重视。 |
上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医疗改革稳步推进,明确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此后进一步明确民办医疗机构为公共卫生的重要部分,激发社会办医热情,民营资本在各专科医疗领域跃跃欲试。 |
1988年 | 出生于百年杏林世家的张朝聚,51岁从医院提前退休后,在包头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开出家眼科门诊,成为中国早的民营眼科发端。 |
普瑞眼科相关情况分析:
业务项目 | 2023年情况 | 2024年情况及影响因素 |
---|---|---|
白内障项目 | 贡献了超过20的收入。 | 2024年5月起各省市全面落地执行组织的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使得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治疗,导致手术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 |
屈光和视光业务 | 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毛利率较高,特别是屈光业务,长期以来占普瑞眼科营收一半以上。 | 受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公司屈光及视光项目的营业收入出现少量下滑。 |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2025年初,医保局印发了《眼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中的563项技术规范项目整合为125项,在减少收费项目的同时,眼科价格项目也将更加清晰、规范。市场解读为眼科行业控价的开始,将倒逼加速国内眼科耗材、设备的国产化,对于眼科行业上游耗材、设备布局的国内企业有利;但对于位于中游的眼科医院来说,眼科部分项目降价将会对冲消费复苏下的业务放量利好,未来业绩增长承压或会继续。
行业发展建议:对于民营眼科医院面临的困境,专家建议公司应该在保持合理的扩张速度的同时,加速数字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并注重技术创新与服务差异化,才能走出这场危机。虽然目前民营眼科行业正经历巨大挑战,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眼科医疗仍具有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