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年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眼科手术可能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造成危险的报道后,国内媒体对于近视眼手术治疗的关注度骤增。报道指出,部分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或远视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其安全性引发关注。这让我国数百万已经接受过准分子激光近视眼治疗的人感到不安。
各国眼科医生和医疗机构对此反应不一,多数人认为该报道存在偏见和引用资料陈旧的问题,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数据显示我国激光手术总达到95%以上。自上世纪90年代起,英国等就开始提供LASIK手术,但由于医疗体系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以某个或某个媒体的报道来评价整个手术的安全性。
全国当前运营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机数量已增至600台,广泛分布于各大中城市医院,甚至深入县级医院。自2004年以来,接受手术的患者数量超过50万,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数量,因此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技术实力较弱、设备陈旧或环境不佳的小医院为了争夺患者,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低价格往往伴随着低质量,医生操作不规范,手术流程不标准,如手术器械的重复使用和不严格的消毒等,极易导致感染。
今年的“全国屈光手术高层研讨会”透露,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医院。专家们强调,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包括术前检查、手术设计、术中操作、患者配合、术后用药和护理、随访等等。必须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手术操作,加强行政监管。
李莹,目前是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准分子激光手术领域的负责人,她介绍,为了加强对包括准分子激光机在内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监管,卫生部早在1998年就开始实施名为“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岗前培训”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合格者才能获得上岗资格证书。如今,全国已有1000多名有行医执照的眼科医生取得使用准分子激光机的资格。
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需要强调,那就是它并不能“根治”近视。专家指出,现阶段所有的近视治疗方法都属于“对症”治疗,而非“对因”治疗。准分子激光手术只能矫正视力,并不能根治近视。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仍然需要注意眼部的卫生和保护,因为眼内的结构和视网膜仍然处于高度近视的状态,所有可能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都有可能发生。
准分子激光手术并非人人适用。例如,年龄在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近视度数不稳定、眼部有活动性病变、角膜中央厚度过薄、患有其他严重眼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及严重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进行此手术。
在视觉质量方面,准分子激光手术除了提高裸眼视力外,还可能影响视觉对比敏感度、像差等因素,导致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一些度数较高的近视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晚上视力不如白天,或遇到阴雨天视力下降的情况。
目前,由于设备来源不同等原因,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还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此,正在开展大规模研究,探索影响视觉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达到视光学上的清晰、舒适、持久的要求。不少专家表示,加强行业指导是现阶段规范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重要切入点。他们呼吁通过学术交流、科技攻关和组织协调,制定全国适用的指导性意见。
近召开的全国准分子激光手术高层研讨会重点研究了术前问题,强调严把病人和医生的入选关。接下来,还将逐步对术中、术后等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赵家良教授透露,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规范和标准将有望在年内出台。
文章还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三种主要方法:LASIK、LASEK和PRK,以及手术后服务的几种情况和近视眼手术的适应性考察及术后防治。这些内容都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近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问题,人眼的屈光度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一些人来说,视力在一段时间内会相对稳定,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由于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的不同,眼睛屈光状态的变化会比较大。防治近视一直是人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人在二十岁后视力基本稳定呢?这主要是因为二十岁前,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这部分人群因为学业压力等原因,近视进展较快。但二十岁后,人们开始分流,生活环境和压力相对减少,近视的进展也会变慢。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逐渐停止,眼睛的适应能力也会降低,视力相对保持稳定。
即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持用眼情况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环境改变,眼睛会适应,但为了防止眼疲劳影响工作和生活,适当的调节和安排生活兼顾眼睛健康是必要的。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少、远用眼过多,会产生老视现象。手术时度数较高的人,如果大量近距离用眼,近视眼并发症还会进一步发生发展。
关于英国叫停眼部激光手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存在对该手术长期安全的担忧。虽然激光手术能帮助轻度近视者改善视力,但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许多公司所声称的手术安全性。在没有得到足够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英国医疗监督部门阻止了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
还想介绍一下国内的一些眼科医疗机构。温州眼视光医院是浙江省省级眼科专科医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瑞安市人民医院眼科等也都是具有雄厚师资和先进设备的医疗机构。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则是一家专业的眼视光医院。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的某国有公益性医疗机构,拥有温州本部和杭州两个院区。该机构是全国眼科领域的单位,同时荣获眼科临床重点专科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殊荣,也是浙江省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该医院创立于1998年,经过浙江省卫生厅的批准,于2009年增挂“浙江省眼科医院”的名称,而杭州院区则在2010年成立。
据估计,全球范围内近视眼患者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亿。随着科技的发展,关于近视眼的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关于近视眼治疗的争议主要聚焦在角膜激光手术上。不同的和地区对于这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报道。
在我国,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些人因为激光手术并发症的出现而提出质疑,而一些医疗工作者则站出来为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解释。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究竟是怎样一种治疗方式?其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是否应该选择这种手术?这些都是大家探讨的热点问题。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其中为人熟知的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这种手术主要包括三种术式: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
PRK是早用于临床的方法,虽然对于治疗中低度近视、远视及散光安全有效,但由于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现在使用较少。
LASIK是目前主流的术式,通过在角膜瓣下的基质层进行切削,保持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避免了PRK的大部分并发症。此术式适用于低、中、高度近视患者,具有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也存在一些如角膜瓣皱褶、移位等可能的并发症。
LASEK则是PRK手术的改良版,通过激光或低浓度酒精处理角膜手术区,减轻了术后疼痛和角膜混浊的程度。此术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可能的并发症。
对于是否适合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严格的条件和限制。一般而言,符合一定年龄、心理状态、眼部健康等条件的患者才可以考虑。患有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的人则不适宜进行此类手术。
在考虑手术时,安全性是公众为关注的问题。尽管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明,并且历经多年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选择手术时需要慎重考虑,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设备先进的医院。
术后用药和复查是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长期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手术后患者若出现并发症或效果不佳,很可能是因为未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和复查。医生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术后注意事项。对于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1-2小时内眼睛可能会出现酸涩、流泪和异物感,但一般两三小时后症状就会基本消失。如果眼痛症状明显,患者应区分是眼部皮肤痛还是眼球痛,如果是眼球痛,应立即寻求眼科医生的帮助,排除感染和角膜瓣移位等可能。手术当天,如果患者出现眼部症状,应闭目休息,避免随意摘下透明眼罩,并避免用力挤眼、揉眼。术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半年和1年,患者需按照医生建议前往复查。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患者应被嘱咐在手术后一周内避免前往烟尘较大的场所,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避免眼部化妆,防止水和细小颗粒进入眼睛。虽然有些人在手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视力,但随后的几天里视力可能会有波动,而大多数人则需要两周时间视力才会比较稳定,终恢复期可能为3至6个月。在恢复期间,患者可以口服防止感染,并按时使用眼液、眼液以及其他有助于角膜恢复的眼液。手术后因屈光状态改变,患者可能会感到视近困难、易疲劳,此时应多休息、多眨眼,并尽量减少近距离精细目力使用,如看电脑、电视等。同时要注意避免游泳、跳水和其他剧烈运动,以防眼部受伤、角膜瓣移位或丢失。如果出现眩光症状,患者应在症状消失后再夜间驾车。
关于眼激光手术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费用因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医院而有所差异。例如,LAISK手术的费用在不同医院差异较大,有的只需2000元,有的则高达800元。患者应注意价格过低的手术可能存在技术过时或质量问题,因此应选择信誉和技术有保障的大医院进行手术。
在评价眼激光手术时,应走出误区进行理性评价。近年来我国激光治疗近视眼领域发展迅速,但公众观念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对手术效果过于神化,特别是高度数的矫正手术仍存在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的效果。事实上,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激光手术已被证明是有效、稳定且可靠的。一部分早期接受手术的患者需要返工的情况是由于过去的手术方式安全性较差以及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使用相同的手术方式。现在的激光手术方式和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术的出现,使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虽然激光手术并非尽善尽美,但完全否定其效果也是不明智的。患者在选择手术前应充分了解并权衡利弊,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咨询。
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背景知识包括其历史发展、应用范围和优点等也应被了解。准分子激光手术相较于早期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度高、可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同时还能矫正远视和散光。准分子激光手术并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过程根治近视。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并与医生充分沟通以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