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近视患者数量已超过三亿人,占全球近视人口的三成以上,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的盲人数量达到四千万至四千五百万,低视力人群则是盲人的三倍之多,大约有一亿多人可能因近视等视力问题导致视力受损。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每年新增盲人和低视力患者数量惊人,每分钟就可能新增一个盲人和三个低视力患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呈四倍增长。每年因视力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数百亿美元,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据官方媒体及各类报道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尤其是16至18岁的青少年中,近视率高达70。而根据近期中、美、澳三国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更是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四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近视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两大主要因素。若父母中有一方为高度近视,子女的遗传率就达到56,若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则遗传率更是高达100。而后天环境因素中,尤其是近距离用眼过度被视为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学生课业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下,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严重。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长却常常忽视孩子的视力保护。他们习惯用电子产品来哄孩子,减少自己的负担,同时也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忙于生活和学习,而忽视了保护自己的视力。闲暇时看手机、长时间过度用眼等情况随处可见,这也是导致近视眼低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保护视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政策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全民的视力保护意识。比如:学校应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减轻课业负担、定期开展视力监测等;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眼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指导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展趋势,让孩子们远离近视的困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各个和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但无论在哪个城市或,近视问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保护视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也要引导和帮助他人保护视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为保护眼睛、远离近视而努力!新加坡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在对年龄在15至25岁之间的男性进行的视力检查中,发现近视的发病率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特定时间段内,近视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比如在1974至1984年间,发病率为26.3,而在1987至1991年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43.3。在新加坡,由于大部分人口是华人,饮食习惯与我们相似,这些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份关于香港学龄儿童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急剧上升。例如,在6至7岁的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为30,而在16至17岁的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0。香港理工大学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也很高,男生为75,女生为69。
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学龄儿童普查中,近视的发病率也超过了70。对台湾大学的医学生进行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近视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从92.8增长到了95.8。
据北京晚报的报道,北京市高招体检的考生中,视力不合格的人数占比较大。在我国,近视患者数量居世界,且学生群体是主要的受害者。小学生的发病率为22.78,高中生的发病率为70.34,大学生则高达76.74。尽管有报道称我国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近视的发病率仍在上升。
近视在中国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如果按照50的保守估计,我国近视患者数量应在6亿人左右。近视问题的严峻形势主要受到升学压力和生活现代化的影响,如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