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成长过程中,关于运动发展的历程,如学习走路方面,孩子们通常在11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而独站,随后在13至15个月间学会独立行走,一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两岁左右步态趋于稳定。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都会有些许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比如冬季因为衣物较多,行走可能会有些不便,导致独走的时间延迟。刚开始学说话和学走路时,也可能因为对新技能的适应而有所延迟。若与正常发展差距过大,则需要考虑是否有疾病因素影响。
新生儿期是自出生后结扎脐带至28天内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新生儿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尚不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等问题,同时也易患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溶血、感染及先天畸形等。新生儿保健特别强调保温、合理喂养、日常清洁卫生及消毒隔离等措施。
随后是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健重点。比如幼儿期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突出,但需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学龄前期则需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抱婴儿时,有研究表明,把婴儿抱在父母左侧,更有利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成长,因为这样的姿势让婴儿能听到父母的心跳声,使其感到安全和舒适。
对于小儿走路迟的问题,除了考虑缺钙等营养因素外,还需从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进行考虑。近年来流行的荧光棒和激光电筒等玩具对儿童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关于生长发育的规律性,需了解各阶段的顺序性和程序性、速度的不均衡性等特点。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但分阶段的过程,各阶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波浪式的发展。
一、胎儿期
胎儿4个月至出生时,是生长发育快的阶段,身长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
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虽然生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年中身长仍能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三、婴儿期
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l0cm,体重增长约2~3kg。2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长1.5~2.0kg。
四、青春期
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时一年可达l0~12cm;男孩增幅大于女孩。体重一般每年增长约4~5kg,高峰时一年可达8~l0kg。青春期突增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长。男孩突增期增幅较大,生长持续时问较长,故进入成年时其大多数形态指标的值高于女孩。
五、时间统一协调性
全身各系统归纳为四类不同的生长模式: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各系统的发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适应。
六、生长轨迹关键期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一旦受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影响,会出现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赶上生长"。但并非所有的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赶上生长,患儿能否出现赶上生长,能否使生长恢复到原有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七、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各种阻碍生长的因素若作用于该阶段,会使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骼生长受阻。若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则伴随骨的干骺愈合,长骨将丧失继续生长的机会,儿童的体格就无法达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青春期也是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的时期,需要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引导。早恋
理想是对未来追求和向往的形象;人生观是对人生价值的看法。思春期人生观正在形成,理想正在确立,正是教育的好时光。他们一旦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自己奋斗的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储备生活的力量。这时,纵有性意识的蠢动,也能克制。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收到求爱字条)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都头昏脑胀,象丢了魂似的……爱,我们是有理由得到的,因为我们还很年轻。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之后,我们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虑,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想大厦的落成。"
第二、进行性知识、社会道德教育。
性知识的教育应和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进行。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侧重教育内容。12~16岁,进行有关思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对性发育有个正确认识;16~18岁,可简略介绍一些性知识,使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和爱情;18岁以上,可引导他们认真思考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问题。对性意识进行诱导和性道德教育。社会的不良因素要求严格查禁堵绝是不可能的,我们应面对现实,进行诱导,使他们提高适应性和免疫力,增强对性诱因的抗拒力和自觉抑制力;认识到人不是动物,必须接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制约。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允许恋爱。要造成舆论,互相监督。要抓苗头,实践说明,早恋虽然一开始往往压抑不住爱恋的情感,但终大多在师长们的劝说疏导,或自己在实践中碰了壁,受了挫折后能中止早恋关系。因为早恋多出自好奇心或逆反心理,无甚感情基础,所以中止早恋并不意味着"留下心灵创伤"。对他们与社会青年之间的早恋,因为社会青年有生活经历,人情世故亦丰富,且具有经济条件,比较棘手,家庭和学校尤其要注意防范和妥善处理。
儿童用药的误区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退热药退热药退热药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滥用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体弱与补药
喝冷饮需谨慎
夏日炎炎,冷饮成为孩子们的消暑佳品。过多摄入糖分和人工合成色素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虽然适当的冷饮可以消暑解渴,但家长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牙齿受损和食欲减退等。建议在饭后一小时或午睡后适量饮用,少量淡盐水、绿豆汤或西瓜也是不错的选择。
睡眠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们每天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大约10小时左右。让他们单独在小床上安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卧室应保持凉爽,空气流通。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孩子睡着后应立即关闭空调。使用电风扇时,应摇头并开低速档,避免直接吹向孩子,以防着凉。
夏季洗澡要点
夏天孩子易出汗,应经常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每天可洗1至2次澡,但不宜超过3次。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过多的洗澡和过碱性的肥皂都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夏日饮食营养建议
夏季孩子出汗多,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也增加。应多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口味要清淡易消化,注意干稀搭配,减少油腻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花色品种多样化,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夏季注意事项
一、少喝饮料多喝水。各种饮料含有较多糖份及电解质,过多摄入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时好多喝白开水以补充水分。
二、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日炎热孩子易上火,但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可能导致营养障碍。因此夏季饮食应多样化,应补充鲜鱼、鲜肉、鲜蛋、猪肝等。
三、注意冷饮的摄入量。过多的生冷瓜果凉菜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
四、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大汗后如用冷水洗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可能影响机体功能。
五、午睡时间要适中。午睡过久可能影响孩子醒后的精神。
六、在空调房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可能导致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引发疾病。
眼科疾病与手术:医院推荐
对于眼科疾病和手术,选择一家专业且口碑良好的医院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北京及其他地区的几家知名眼科医院的简介:
1.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具有115年的历史,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7个亚科10个专业,全国乃至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创建于1942年,拥有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位于东城区的帅府园1号
医院概况:协和医院在《2007年全国医院综合排名》中表现卓越,神经内科、心血管病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均名列前茅。其中,眼科和妇产科的排名尤为突出,分别位列第二和。协和医院还是全国公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综合性医院。
北京大学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坐落在西城区的西什库大街8号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医院始建于1915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医院。它还是国内建立的临床医学院,并在1991年设立了妇儿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全体员工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
武警总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位于海淀区永定路69号
医院概况:武警总医院是近年来崛起的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为三级甲等医院。
总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同样位于海淀区永定路69号
医院历史与发展:总医院创立于1913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四栋功能齐全的病房楼,可同时展开床位1600余张。下设47个专科,70多个专业,是解放军第二军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以及第三、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学医院。该院于1995年5月被总后勤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的荣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坐落于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医院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创立于1958年,是卫生部直属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同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定点医院。该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市内几所重要医院的介绍,信息来源于大众医药网。这些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