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
医院概况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座落于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为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1983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副厅级建制,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是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以规模大、专业人员多、专业齐全、整体学术水平高、仪器设备先进著称。是我国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是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是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中国的医学学术组织总部所在地(亚太眼科学会、亚非眼科学会亚洲办公室)。 |
科研成果 | 在难治眼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眼科应用、近视防控、眼科人工智能、青光眼防治、眼肿瘤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取得系列开创性成果。如联合全球多家机构联合研发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家长使用智能手机即可为孩子检测16种常见致盲眼病,助力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早期筛诊;遗传性眼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新自然指数显示,在全球所有以眼科命名的机构和单位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健康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领域位列。 |
2025年春节期间活动 |
|
2024年春节医疗工作安排 |
|
2023年春节医疗工作安排 |
|
2022年春节相关调整 |
|
眼健康义诊及科普宣讲 | 2024年3月28 - 29日,科研师生第六党支部联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面向宜心天使托育中心和高新区实验小学学生开展眼健康义诊及科普宣讲。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 - 2025年)》,儿童眼健康受到高度关注。 |
专家介绍 | 刘奕志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超声乳化手术,并不断创新技术,在上率先开展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手术,国内率先开展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 |
联系信息 |
|
术语解释:
-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依托于全球68种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在上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自然指数提供了一个衡量研究表现的指标。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是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再植入人工晶状体。这种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
- 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是在白内障手术中使用的一种辅助技术。当晶状体囊袋的完整性或弹性受到影响时,如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断裂,囊袋张力环可以植入囊袋内,起到支撑囊袋的作用,有助于保持囊袋的形态,使人工晶状体能够更好地居中,提高手术效果和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