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视的问题,如果是年纪比较小的青少年、儿童,初发现近视倾向的时候可能存在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用眼,多休息眼睛以及做眼保健操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视力。但如果已经确诊为真性近视的人,是不能恢复正常视力的,只能通过一些方法维持或者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比如配戴角膜塑形镜,通过对角膜表面的压迫,从而改变角膜屈光力,长期坚持配戴可以起到减慢度数增长的作用。
近视一旦发生,就没办法去除。因此关键在于预防近视的发生或近视加深太快,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二、不玩手机和iPad。
三、少看电视,距离要电视机对角线的5倍,好看20分钟,休息远眺5到10分钟。
四、做作业、读书坐姿端正,光线充足,持续30到40分钟,休息远眺、看绿色5到10分钟。
五、增加户外运动,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理论上就不会发生近视,或近视加深就会比较慢。
目前,从科学角度没有很好的逆转近视方法,也就是说一旦眼睛发生近视,并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延缓近视的发展,或者使得度数尽量的增长速度减慢。
如正确的验光以及配戴眼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部分家长往往有近视是因为戴眼镜所导致的,越戴眼镜度数越大的错误认知。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也有很好延缓作用,但要与医生沟通,掌握适应证,切要注意其相关并发症。
近视度数增加是否需要换近视镜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在眼睛休息好的情况下测试达到5.0,基本就不用换。如果4.9及以下,那就考虑去验光后确认是否需要更换。如果度数确实增加幅度大,那就必须更换,否则会对视力造成伤害,近视程度可能会急剧增加。平时注意健康用眼,多休息。
小儿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
眼科专家表示,近视不只是戴眼镜而已,而是损害视力的慢性眼病,它有哪些负面影响?
1. 负面外观形象和心理投射:戴框架眼镜的人群容易给人产生负面的形象,比如会被认为是内向、城府深、死读书、不爱运动。眼睛和牙齿是我们个人形象的名片。中产阶级家庭儿童的形象目标应该是整齐又洁白的牙齿和不近视的眼睛。
2. 影响生活质量:无休止地找眼镜,运动不方便,比如球类运动、游泳、潜水等,万一框架眼镜框不甚折断,可能面临眼外伤的风险。冬天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立即雾蒙蒙。近视人群在选择职业时容易受限,因为近视会影响精细视觉和立体视觉,反应速度会略慢,比如职业棒球运动员,他们对棒球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定位都需要通过检测。
3. 近视的并发症很昂贵:为什么昂贵呢?近视是不可逆的,只能矫正而不能治愈。1/5的近视人群属于病理性高度近视,而且这1/5中的一半存在不可逆的视力丢失,比如夜间视力差、视野缺损等。近视人群还可能面临各种并发症,比如导致视力下降的视网膜脱离,如果发生视网膜脱离就需要手术治疗,费用单次是一万多。高度近视人群还容易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需要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每一支药物的费用至少是四千五到一万。如果希望不戴眼镜、矫正近视,那么屈光手术费用在一万以上。因此近视的并发症都是很贵的。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家长们需要了解0-6岁儿童的视力发育规律,科学预防近视,或者在儿童近视发病后,科学抑制近视的进展。
儿童眼睛的发育规律包括眼轴发育规律和看懂验光单等。从一岁开始,每年带孩子做验光检查,关注远视度数的变化。3岁可以教孩子们认识视力表。3岁开始,每年需要验光、检查视力。像关注身高体重那样,关注孩子的视力发育和远视度数变化。
婴幼儿肯定会有散光和远视,但散光度数在75度以上时需要戴眼镜矫正。重点:3岁是筛查儿童弱视的关键时期。如果视力低于“三四五原则”这个标准(即3岁0.3, 4岁0.4, 5岁6岁0.5),需要带孩子去眼科做散瞳验光、排除弱视。重点:3-6岁时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
这张图就代表了儿童从6岁到15岁眼轴长度的变化。近视儿童,就是上面那条线,增长速度非常急,从上面往下数第三个代表正常健康儿童,一开始是远视,后来发展为正视,增长速度不紧不慢。您注意到了吗?儿童的眼轴发育在7-8岁快,因此预防儿童近视需要在6岁之前就要开始了,需要确保每天户外活动在两个小时以上。这是又免费的预防近视办法。
5岁孩子即将近视的危险信号
戴框架眼镜的人群容易给人产生负面的形象,比如会被认为是内向、城府深、死读书、不爱运动。眼睛和牙齿是我们个人形象的名片。中产阶级家庭儿童的形象目标应该是整齐又洁白的牙齿和不近视的眼睛。
科学预防近视
父母近视的孩子会近视吗?
几乎很难避免近视。近视基因在东亚人群中是强势遗传的。根据中国的一项研究结果(IOVS2014):585名6-17岁农村儿童和他们的356对父母。发现中国儿童在14岁时的近视度数会接近于父母成年,而且孩子们到18岁时,近视度数会比父母加深100度。
眼保健操管用吗?
北京市同仁医院的临床研究(PLoS One2015),90名10-14岁正视或近视儿童,分三组:中医指导的标准穴位按摩、非穴位按摩、单纯闭眼。每天都做。对比三组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眼保健操并不能阻止儿童近视进展。
针灸有用吗?
根据台湾的临床研究结果(CochraneDatabase Syst Rev. 2011),针灸并不能减缓近视孩子的眼轴增长,而且孩子们的疼痛很明显。也就是说,家长不要希望从针灸获益了,可以省下这笔钱。
近距离读写会不会导致近视呢?
目前没有meta分析研究结果支持近距离用眼导致儿童近视早发或者加深。我认为,每天已经保证户外活动在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们,没有必要担心看书、看电子屏幕和近距离读写的负面影响了。
儿童看电视和玩游戏的建议
参考美国儿科学会的意见,2岁以下完全不看,推荐亲子阅读。2岁以上每天多1小时,每15分钟休息一下。电视还是要看的,这样孩子与同龄儿童有共同语言。除了同龄儿童都在看的动画片,我个人认为迪斯尼动画、大自然和动物世界都可以看,不要看暴力、恐怖、相亲、家长里短节目。可以把电视节目延伸到书籍上,看相关主题的故事书和科普书。
户外活动不能阻止近视的进展
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但不能阻止近视的进展。对于已经发病的近视,家长要给孩子及时佩戴角膜塑形镜或者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
室内运动对近视没有保护作用
根本原因在于光线不够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近视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希望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每天要在光照一万lux下面活动3个小时。一万lux的亮度相当于在夏季正午树荫下戴上太阳镜后眼睛感受到的光照强度。多云天气光照就不足一万lux了。室内即使照明再好的办公室和教室,光照强度也不会超过500lux,与户外相差20倍。
6岁之前近视了怎么办?
如果在6岁以前发生近视,特别是早产儿、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建议使用阿托品滴眼液。2015年,轰动性的新加坡儿童近视控制研究结果发布。这个临床试验给400名6-12岁近视200度以上的亚裔儿童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来观察不同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在5年内控制儿童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万分之一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效果好,5年内的近视度数增长少,眼轴增长短,副作用也小。眼科医生们建议,使用万分之一的阿托品滴眼液要至少用足两年,直到每年近视度数增长小于25度才可以停药。
孩子的成长需要科学监控。我们不能坐等孩子早早就近视,也不能只给近视儿童配一副框架眼镜。我们需要早预防、早抑制。从小开始,确保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来预防近视的发生;近视发生后,在6岁以前要使用阿托品滴眼液,6岁以后使用角膜塑形镜。这样的话,孩子成年以后近视度数少,花钱也少,烦恼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