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的制作成本其实相当低廉,每只生产成本不会超出3至5元,即使加上机器损耗和人工成本。我曾经从厂家拿到过每付仅售12元的隐形眼镜,其质量甚至超越了一些中端产品,如海昌和卫康的产品,甚至与博士伦的产品相接近。但在实际销售中,由于品牌效应和商家策略,其售价往往会高出真正的生产价十倍甚至更多。
谈到海昌的产品,其中低端产品的批发价通常在30至50元左右。卫康的产品则大约在32至60元之间。博士伦的价位相对稳定,但其零售价与批发价的差异并不大。年终时,商家一般会以返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优惠。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博士伦的镜片质量确实上乘,但佩戴起来可能有些难度。海昌的产品产自江苏丹阳,虽然我个人对那个地方的人并无偏见,但他们的产品我通常不会使用。保视宁的产品质量普通,视康的产品则较为硬挺,直径较小。真正进口的视康产品似乎不太容易购买到。强生的产品特点是软且较厚,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清洗和更换。
市面上其他品牌的隐形眼镜大多为贴牌生产或从台湾和韩国进口,其中不乏优质产品,但也有许多质量不佳的。购买隐形眼镜时,关键在于适配性和个人眼部的检查。在国外,医生开具处方和佩戴证明是购买隐形眼镜的必要条件,而且必须定期复检。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过程往往被简化甚至忽略。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使得佩戴隐形眼镜容易引发眼部问题。虽然有些品牌宣传其产品具有特殊功能或技术,但实际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些宣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在选择眼镜店时,要警惕商家过度推销或夸大产品性能的行为。大多数眼镜店会推荐其主销的隐形眼镜品牌,如宝岛眼镜店可能会推荐海昌或博士伦等品牌。在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因为不同批次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眼镜片的保养也非常重要,良好的保养可以延长镜片的使用寿命。
一位的验光师为近视散光眼顾客进行准确的验光是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情,至少需要45分钟,遇到复杂情况甚至需要数天。然而现实中很少有眼科医生愿意投入这么多时间。因此许多顾客反映在电脑验光后的配镜感觉不适,主要问题在于电脑验光的准确度参差不齐。尽管如此,还是有准的时候。
目前可靠的客观测量方法是检影法,而电脑验光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但掌握检影技术的验光师并不多,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真实视力状况。尤其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除了学业压力,验光不准确也是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的镜片、同样的验光结果,由于制镜师的工具和手艺不同,制作出来的镜片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大型眼镜店多采用全自动机器制作镜片,精度较高;而中档店则多采用手工模板的全自动机器,国产机器容易出现跑轴、左右不对称的现象。至于小型眼镜店的手工制作镜片,其准确性更是难以保证。不过人眼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很多顾客即使戴着不准确的眼镜也能适应。但要想追求准确视力,特别是对于有散光的顾客来说,选择半框拉丝的镜子更为可靠,因为那是一体成型,误差更小。至于眼镜框的材质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金属和塑料材质外,还有一些高级材质如钛合金、纯钛等。但由于提炼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市面上所谓的纯钛框可能并非真正的纯钛。对于金属镜腿的选择也要谨慎,因为铝等金属可能造成长期伤害。塑料镜腿虽然有可能做成无毒的,但质量却难以保证。更为环保和健康的选择可能是竹子或檀木制成的镜腿,不过耐用性有待提高。当然市场上有更昂贵的选择如玳瑁、铂金等制成的镜腿,但这更像是满足虚荣心的消费而非实际需求。在选择镜腿材料时,很难做到完全满足便宜、轻、韧、不易损坏且便于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因此只能根据自身消费水平做出选择。不同材质的眼镜框价格差异较大,在选择时除了考虑材质、款式和重量外,还要考虑品牌和产地等因素。同时提醒大家在选择眼镜时不必追求过高的价格,超过了一定价格范围的眼镜纯属浪费。因此即使在大店配眼镜,价格控制在300元左右就已经是合理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