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镁铝的好,那种软软的镜框只适合爱美人士,长期带眼镜的话,还是要追求稳定,镁铝就很稳定,只要找到一副适合自己的,可以长期佩戴,这样对眼睛也好,软软的镜框显然不稳定,不容易与眼睛形成固定位置,不管商家怎么说金属什么记忆,那都是为了销售钛这种娇贵的金属,实际不实用,我这副镁铝镜框的已经佩戴了四五年了吧,度数一直没长。以前带过细细的镜腿的眼镜,没带多久变形褪色;带过塑料的一年漆全掉了,还带过普通金属的,也是掉漆,只有这副眼镜寿命长,现在镁铝的已经很少了,估计是生产这种的厂家都倒闭了吧,因为寿命实在长,眼镜店多的是板材的(太廉价,上了岁数看不上)、钛合金(贵,细,记忆,实际不实用,纯粹为了在眼镜市场推出高端而推)、配了这些镜框的大都一两年又要再换,所有我佩戴眼镜这些年的经验还是追求镜框稳定的才是好的,而不再盲目追求材质。
一般的指的是多一般的,普通的,街头卖的,20块钱差不多了。
在眼镜店配的,根据你的验光度数来的,还有你的散光程度,价格就高了。200-600左右。
现在买现成的,如花样时光老花镜,设计上固定了,眼睛度数也是固定的,100-300度,这个上面没有变化,防蓝光,轻盈的材质,预防白内障,青光眼,主要就是量产的,价格上面在200左右。
其实只要知道,量产和的价格不一样就对了。
本人误入眼镜这行有十年了,从小零售商做到小批发商也有5年了,近来看到有人在网上搞宣传为自己开的网店骗人,因此想站出来揭发一下。
眼镜批发这行分眼镜片,眼镜框,隐形眼镜片,隐形眼镜药水四大类。
一,隐形眼镜药水的生产成本低,整体利润大,生产成本基本上都是包装的价格,里面的药水可能比生理盐水贵不了许多。但是这其中没有算上专利费用,检测费用,报批时的行贿费用,以及推广时的广告费用。
因此隐形眼镜药水对厂家来说是一本万利,品牌一旦树立,就是长期收益。如果一个包装的产品卖的时间久了,价格逐渐下滑,厂家就会停产这类产品,随便换个包装,买通关系整个新批号,再从高价卖起。
在具体利润分配上,厂商占利润的90,批发商占7,大零售商占3,部分小零售商占1甚至平价销售。
有一个小秘密,不管什么品牌的隐形药水,基本配方都是一样的,区别很小。不要以为你花了40多元买的产品和4元买的产品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当然品牌、安全以及极小的特性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谓的全功能免揉搓护理液基本上都是骗人的。那是有条件的下的免揉搓。
除原厂的爱尔康外,所有的隐形眼镜药水都达不到真正的免揉搓。当然在中国只要肯出钱矿泉水都可以变成免揉搓全功能护理液。
海昌的药水和保视宁的药水是顾客品牌差的经常出问题不管它找不找SHE代言产品质量依然没有太大改进。博士伦的产品是它那个价位里差的它要卖卫康的价格还行。美国眼力健的全能或齐能的药水保湿性不错不过杭州的国产货和在香港日本销售的产品比起来包装差很多执行的标准也较低。美国爱尔康的药水杀菌的本领是强的早的一批用的是美国原厂液真的不错但是用起来很干特别是在北方。视康的双氧水是理论上能杀死全部真菌和细菌的保养液不过使用起来不仅开销大而且麻烦。卫康产品是本分的药水没什么突出功能但价格和质量都很适中。也可能是目前为止一直没出现大的事故的品牌药水吧。另外现在开始出现贴牌的药水即没有厂家只有品牌委托厂家生产如闪亮自然美康博士等等理论上说你也可以创立一个品牌的药水只要你有关系有一定的钱即可。由于受到药品进口限制你在国内买到真正进口产品的可能性为零所以不要因为瓶子上印了韩国货就觉得是真正的韩国药水。对于药水卖十年了一句话贵的确有贵的道理不过一点都不值。如果你要真想保护眼睛还是不要使隐形眼镜。附带说一下舒适液也就是人工泪液除全能产品外其余产品的功能和成份基本一致。二、隐形眼镜片
隐形眼镜片分为硬性和软性两种硬性的隐形眼镜片对眼镜的伤害小但验配保养和维护费用极为昂贵国内一般不能生产一般好质量的美欧硬片零售都在4000到8000元左右来货价在1000元到1500元左右由于实行专卖制因此拿货渠道较窄。不过据我所知应该有不少是入境的水货。
软性隐形眼镜片制作成本极为低廉生产成本每只绝不会超过3至5元这还是要算上机器损耗和人工成本。我曾经从厂家拿过12元每付的隐形眼镜而质量要远远高于海昌和卫康的中端产品略接近博士伦中端的水平。当然在我们实际销售中普通玻璃镜片的价格相对亲民,普通光白玻璃片的价格大约在每付1元左右,加膜的则在5元左右。但近来由于产量减少,部分玻璃片价格有所上涨,但价格仍应控制在15元以内。高级的1.90折射率玻璃镜片虽然价格较高,但通常为进口产品。
树脂镜片的价格则根据其功能与品质有所不同。普通光白树脂片的批发价大约在每付4元左右,而加膜的1.56超薄树脂片的价格在7至15元之间波动。非球面镜片的价格从10元到25元不等,部分知名品牌的价格可能会稍高。
镜片的价格与是否添加绿膜、蓝膜或黄膜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些商家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细微的差别定价,多卖几元钱。对于特定折射率的镜片,如1.61、1.67和1.74的镜片,其价格分别大致在50元、130元和500元左右。
渐进片和变色树脂片的价格也各不相同。国产的渐进片大约在60元左右,大品牌的定价会稍高一些。而变色树脂片的价格在70元左右,如果大量购买还可以更低。染色镜片的价格则根据是否加膜有所不同,不加膜的染色片每付7元,加膜的则每付18元。
关于散光镜片,通常不加价。但超过200度的散光镜片每副会贵5元钱,800度以上的散光镜片同样贵5元钱,而超过1000度的散光镜片则可能需要更高的价格。如果需要定做镜片,价格可能会稍高一些。
关于防UV400的树脂镜片的选择要特别小心,因为很多产品为了实现所谓的“防紫外线”功能会添加荧光粉等物质。事实上这反而会影响视力,特别是在夜间或强光下使用时会变得难以看清。树脂镜片本身并不具备完全阻挡紫外线的功能,因此选择时需要谨慎。
关于眼镜片的保养至关重要。保养得当的眼镜可以使用两年以上,而保养不当则可能影响视力并需要提前更换。所有树脂镜片在出厂时都会进行检测,其中A级品通常出口到国外市场。目前全球的树脂眼镜片大部分由中国代为加工制造。
在购买眼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B级品问题。B级品通常在国内销售并贴上不同的品牌标签进行销售。这些不同包装的眼镜通常能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这可能是为了在不同销售渠道上设置不同的价格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关于验光和制镜的技巧也非常重要。一个合格的验光师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才能为顾客提供准确的验光结果。尽管有些人可能通过购买证书来快速成为所谓的“高级验光师”,但真正的经验和技能是无法通过简单购买获得的。
在制作眼镜的过程中,无论是全自动机器还是手工制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和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镜框和镜片以及找到经验丰富的制镜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散光的人来说选择半框拉丝的镜子可以确保更准确的装配效果。
后关于眼镜框的生产和销售也有一些小知识需要了解。眼镜框的生产厂家大多集中在江苏、浙江一带而太阳镜的生产厂家则主要在杜桥、福建台州等地尽管有些品牌声称是或上海的品牌但实际生产往往是在上述地区进行的委托加工或贴牌生产模式进行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价格和产品信息请以实际市场为准,购买时请仔细比较和选择,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眼镜框材料揭秘与选择之道
在选购眼镜框时,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就是其材质。纵观市场上的眼镜框,主要分为金属与塑料两大类。回溯至上世纪末,早期的眼镜框大多以含铅、锡量较高的铜合金制成,当时的价格十分低廉。记得在1998年左右,我在丹阳地区曾以极低的价格购得镜框,当时的市场零售价大约在四十五元左右。
铜合金中铅含量高,对健康不利,尤其是长期接触皮肤的金属部件若未经常清洁,可能导致镜框上的重金属元素侵入皮肤或体内,形成严重健康隐患。更有人提及一些小店产品有偷工减料的情况,甚至铅含量超标。
对于追求更高品质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钛合金或纯钛材质的镜框。但钛的提炼技术要求,全球只有少数能提纯至接近100。我国在钛矿的开采和提炼上虽有一定规模,但大多数为海棉钛产品。市面上所谓的纯钛框并非都为真正的纯钛,甚至可能掺杂其他成分,如放射性元素钍和钽。
市场还提供了铝合金和不锈钢等新材料选择。铝合金虽轻且不易腐蚀,但铝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素之一。不锈钢虽然耐用,但消费者同样需要关注其品质问题,即是否为食品级不锈钢。
除了金属材料外,塑料镜框也备受关注。虽然塑料材质可以做到无毒,但其真实品质仍需仔细甄别。市场上还有竹子、檀木甚至小牛皮等材料制成的镜腿尝试创新。但这些材料或多或少存在如易变色、不吸汗等缺点。
玳瑁作为一种稀有南海海龟的壳,作为镜框材料极为珍贵且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非法贩卖此类镜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同时还有更为昂贵的铂金或包金等高级材料供消费者选择。
对于消费者的实际选择来说,常常需要平衡品质与价格之间的权衡。从市场行情来看,主流的塑胶注塑成型镜框价格在数元至数十元不等;金属蒙纳尔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镜框的价格也因品牌、产地和设计样式等因素有所差异。
在购买时,消费者应理性对待品牌效应和价格差异。品牌产品固然有其设计优势和市场独占性,但高价并不完全等同于高品质。在选购眼镜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合理选择。普通消费者在选购眼镜时,合理控制预算在三百元左右是较为合理的。
后要说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材质的眼镜框,重要的是其安全性与健康性。务必定期清洁并关注自身的使用感受和健康状况。在选择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或疑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