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中,约占一成的患者需要“返工”。这个数据与英国《眼科学》杂志公布的10%的失败率基本一致。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医院,甚至低于70%。那么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到底如何呢?
像魔术一样的手术
5月19日下午2点,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如同往常一样,30平方米的候诊室里挤满了患者。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眼病患者,而是一群在医学上被称为屈光异常的人,近视、远视或者散光———入眼光线经过角膜和晶体的折射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在这里,准分子激光手术将重塑他们的曲率。外科医生利用的是波长在紫外光谱内的一种不可见光,它可以非常地打断角膜细胞的分子键,使角膜组织汽化,而对其他组织不会产生丝毫热损伤。
手术室从下午1点正式开放,一直做到将近5点结束。记者看到,患者十几人一批,鱼贯而入,鱼贯而出。
尽管手术需要雕磨玉石般的精细技巧,但时间却是难以想象地简短。从眼部到结束,只需大约5分钟的时间。检查室的一位护士说,这个下午总共做了60例患者,“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少的时候也有20-30人。”
候诊室的墙上,挂满了“患者须知”。一篇《目前广泛开展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介绍说,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三种术式中,适用范围广、迄今被临床证实为安全有效的是LASIK。
来自河北的近视患者刘晓明排在了这一天的后一批。两天前,她专门从老家赶到北京同仁医院检查,在排除了各种手术禁忌症后,医生为她选择了LASIK。这次手术花费了她大半年的工资:一只眼4368元,加上手术前后的检查用药,总共在9500元左右。而如果是在老家做,至少可以节省3000元。
“我没敢在小医院做,近不是说有很多做过这个手术的人都需要返工吗?”刚走出手术室的她说。
第二天,她发现看电视时已经不用戴眼镜了,电话里她欣喜不已,“真是像魔术一样,医生说我的视力能恢复到1.2。”但随即,她又开始对传闻担忧。
返工潮令人担忧
“返工潮”的消息首先来自上海。15年前,针对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几年后,许多接受了这项手术的患者开始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回退。媒体说,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眼科,一年内重做手术的数量要超过600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在北京,情形同样不容乐观。近有报道说,在一些医院,“每月来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有1000多人,而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约占患者总数的一成。
由此带来的疑问显而易见:虽然15年前兴起的RK技术因其自身的缺陷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的PRK、LASEK或者LASIK,但在15年后这些技术会不会步RK的后尘?
在早些时候,上也传来类似警告。去年12月15日,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公布题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指引》的报告指出,对广泛的使用来说,目前证据太少,还不足以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的长期安全性,LASIK不应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不应该在不做进一步研究、不经批准的情况下纳入医疗服务体系(NHS)。
在报告中,NICE还统计了四项临床数据,发现术后出现角膜瓣溶解、角膜瓣过薄、角膜瓣位置偏离等有关角膜瓣问题的发生率大约是4%,角膜烧灼感的发生率为5%,角膜组织增生的发生率约为2%。
《星期日泰晤士报》抢在NICE报告发布之前对此进行了报道,它还援引美国新泽西医学院的赫什(PeterS.Hersh)博士发表在《眼科学》上的论文数据,称此类手术的二次手术率为1/10,而不是许多广告中所说的1/1000。这篇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惊,被称为“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事件”。
随即,英国广播公司也做了跟进报道。NICE的介入医疗咨询委员会主席布鲁斯。坎贝尔教授在接受其采访时说,因为视力矫正可以通过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这样安全的方式解决,因此任何对眼睛有风险的治疗方法如LASIK都需要特别关注。
坎贝尔教授还警告说,有少数人在接受LASIK手术后视力更差了,眼科专家正在关注这种手术可能的长期副作用。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显得更为客观,它还采访了多位临床医生,他们对NICE的报告普遍表示失望。
近日,关于眼健康方面的手术和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NICE报告发布后,我国眼科学界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教授表示,他们的主要观点已在本年第五期《大众医学》杂志上公开,“目前尚无新的补充内容”。
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中,LASIK被公认是安全和有效的屈光手术之一。它代表了的技术和高度先进的医疗设备,这虽然是一般共识,但手术的成功与否仍与手术设计、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激光设备的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自1993年我国引进PRK后,LA SIK手术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仍有一些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低价竞争来吸引患者,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据统计,近两年在国内接受此项手术的患者已超过百万。赵家良教授强调,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不例外。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术,并非必须进行。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在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的术前知情同意书中,详细列出了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比如遭遇严重感染、过矫、欠矫、屈光回退等风险,这都在告知患者时要清楚明白。周跃华博士表示,虽然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但为了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医生会详细解释所有可能的风险。
除了设备性能和医生技术外,医院的医疗程序规范执行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据同仁医院的数据显示,他们一次手术的预期效果达到95以上,且从引进LA SIK技术至今,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在市场上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有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而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风险。面对各家医院的广告宣传,患者应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
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患者应注意避免盲目追求“大庙”。有时“庙小神大”,医生的资历和实际经验更为重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可靠的医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了解手术的保险情况也是患者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激光近视眼手术的原理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在电脑控制下对角膜进行修正,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其疗效受设备性能、医生技术和病人配合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常用的激光近视手术包括PRK和LASIK等,各有其适应症和风险。
需要明确的是,激光近视手术有利有弊。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矫正近视眼的方法,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效果。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后做出决策。国内手术收费相对较低廉,但选择医生和医院时仍需谨慎。
4、迅捷性。激光照射治疗仅需几十秒钟,无需住院等待。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手术效果并非尽善尽美。尽管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个别患者的并发症较为严重,如感染、眼球穿孔等,可能导致矫正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于手术是在健康的眼睛上进行,一旦手术出现问题,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医师和患者在决定手术前必须深思熟虑,谨慎选择。
当前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的应用似乎有些过于广泛。一些单位以商业化操作为主,广告夸大其词,而忽视了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无疑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由于准分子激光技术和设备持续发展,部分单位无法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导致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大连地区的全飞秒激光手术费用,各家医院可能会有所差异。总体来讲,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价格区间大致在15000元至20000元之间。一些民营医院在节假日可能会推出优惠活动,因此具体价格可能会有所浮动。相比之下,半飞秒激光手术的费用略低,大约在10000元至16000元之间。个性化半飞秒手术的费用则介于两者之间,大约在13000元至15000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全飞秒激光手术相对于半飞秒手术而言费用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全飞秒手术是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设备成本高以及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手术费用还会受到医院等级、医生经验、设备先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手术时,除了价格因素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医院和医生的专业水平以及手术效果。建议患者在决定手术前咨询多家医院,了解手术详情和费用,以做出明智的决策。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费用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定价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