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医院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83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深圳市卫生局直属、市属公立眼科专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2002年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眼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在地,也是暨南大学等多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教学基地。占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床位数200张。是深圳市眼科重点实验室、深圳眼库以及眼科学培训中心单位,是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广东省两家“中国日间手术联盟”医院之一。 |
医院等级及资质 |
三级甲等医院 |
人员规模与构成 |
共有员工400余人,其中博导3人,硕导17人,博士后4人,博士33人,硕士6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4人。汇集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和“深圳名医”;技术骨干包括自美国、日本等学成回国的专家和国内医学高校的眼科学者。 |
专科设置 |
拥有广东省特色专科-青光眼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眼外伤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眼科。此外,分为眼表疾病专科、白内障专科、眼底病专科、玻璃体视网膜专科、斜视及小儿眼科专科、视光学专科、眼整形眼肿瘤专科等共计11个专科。目前开设了青光眼科、白内障科、眼底病科、眼底外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斜视与小儿眼科、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科、中医眼科、神经眼科、视光学科等10个专业组,覆盖眼科专科医院所需配置的全部亚专科专业。 |
仪器设备 |
陆续引进各种先进水平的眼科医疗设备,如分辨率达3 - 6µm以上的检查视网膜层间结构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 |
医院领导 |
党委书记迟玮,院长汪建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美洲,副院长张国明、郑敏科,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兵,总会计师刘扩军。 |
门诊数据 |
年门急诊量超42万人次,住院患者超1.7万人次,手术超3.3万台(含门诊等手术),CD型病例约1.7万例,平均住院日2.48天。 |
重要活动 |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举办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主题的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2024全国‘爱眼日’深眼医主场启动仪式暨健康讲座”举行,深圳市福田区卫健局副局长付卫明等相关人员及患者朋友参加,院长迟玮呼吁关注眼部健康,亚太近视协会何明光教授视频连线送祝福。 |
医院动态 |
2025年3月3日相关动态:助力旺苍县人民医院开展眼科新技术;携手全国眼科联盟,推动人工智能眼科医疗新发展;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迟玮教授团队荣获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名医工作室成立,疑难危重眼病“家门口”就能治。 |
二期工程情况 |
位于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泽田路18号深圳市眼科医院原有用地范围内东南侧,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栋地下三层、地上十六层的眼科医疗综合楼,新增建筑面积40324平方米,规划新增床位100张。 |
科研成果 |
2024年11月11日,迟玮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IP1 Regulates Ocular Angiogenesis Via NLRP12 - ASC - Caspase - 8 Inflammasome - Mediated Endothelial Pyroptosis”的研究论文,发现揭示了一个以前未被表征的炎症血管过程,涉及VECs焦亡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为通过AIP1或焦亡靶向血管的有希望的治疗途径铺平了道路。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鉴定了血管内皮细胞(VECs)特异性抗血管因子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 - 相互作用蛋白1(AIP1)作为典型的眼部血管模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的关键致病调节因子。 |
部分专家信息 |
姓名 |
科室 |
职称 |
学位 |
擅长领域 |
张国明 |
眼底病科 |
主任医师 |
博士 |
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黄斑疾病、眼外伤等复杂性眼底病的显微手术,擅长玻璃体切割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 |
胡忆群 |
眼底病科 |
主任医师 |
博士 |
眼底病的临床诊治和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混浊、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及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经验。 |
赖铭莹 |
眼科 |
主任医师 |
博士 |
白内障、青光眼和眼底病诊治,特别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早期诊断、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华南专科声誉眼科第3名。 |
陈青山 |
眼底病科 |
主任医师 |
- |
糖尿病、眼底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的诊治。 |
唐松 |
眼底病科 |
主任医师 |
博士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 |
杨旭 |
斜视与小儿眼科 |
主任医师 |
- |
未提及具体擅长内容 |
|
名词解释: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层间结构,分辨率可达3 - 6µm以上,有助于医生对眼部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是一种典型的眼部血管模型,常用于研究眼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 VECs:即血管内皮细胞,在眼部血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 - 相互作用蛋白1(AIP1):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血管因子,在眼部血管过程中作为关键致病调节因子被研究发现。
- NLRP12 - ASC - Caspase - 8炎症小体:是炎症调节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研究中揭示了其与眼部血管过程中VECs焦亡的关联。
- 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其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 CD型病例:通常在医院统计中,可能代表较为复杂、疑难的病例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