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科研成果 |
- 中山眼科中心为单位、作者和后通讯作者发表在JCI上的青光眼人工智能长文论著,研究分为青光眼发病和进展两部分。
- 2021年度“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公布,中山眼科中心三项成果入选。
- 林浩添教授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综合绩效获评。
- 刘胜刘奕志向孟清团队研究证实成年灵长类存在活跃的神经发生现象。
- 4月18日,卓业鸿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A multifaceted strategy to enhance glaucoma knowledge and reduce anxiety in the Uyghur population of rural China”的研究论文。
|
学术活动 |
- 聚焦间歇性外斜视,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儿童视光论坛成功举办。
- 第四届广州青光眼论坛在中山眼科中心成功举办。
- 2023年6月7日,中山眼科中心成功举办中山大学第十四届青年学者论坛眼科分论坛。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6月22日 - 23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了2024年“聚光成塔”干部党性教育专题研修班(广州班)。
- 8月8日至1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谢文,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医院副院长袁进等一行跟随学校领导慰问援疆干部,并与受援医院开展学科交流等活动。8月9日上午,中山大学与喀什地区对口合作座谈会在喀什召开。调研组一行还参加了西部之光·第二届公立医院发展论坛暨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建院90周年学术交流会。
|
主题活动 |
- 4月28日,在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科技处举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助力建设世界的中山眼科中心”——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邀请张柏秋教授、刘伟董事长做主题报告。
- 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白内障科教师党支部多措并举,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以《筑牢纪律底线,坚守医者初心》为题,为支部同志领学《条例》。
- 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6月6日当天,视光技术教职工党支部、临床师生第三党支部、行政后勤教职工党支部前往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卫生院开展“爱满视界 睛彩未来”验光配镜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中心党委书记夏丹等参加活动。
- 2025年1月16日下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李轶擎研究员及区庄院区(临床)党总支副书记王延东的带领下,眼科急症与眼外伤科教师党支部、药学部教职工党支部、视光技术教职工党支部,联合中共越秀区黄花小学党总支,走进黄花小学校园,为该校教师们开展聚光成塔 - 百城千校万场眼健康“大家行”党建义诊活动。
|
科室情况 |
- 临床科室:设置青光眼门诊、白内障门诊、角膜病门诊等多个眼科专业门诊,配备高水平专家团队,有全自动验光仪、激光手术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有眼科急诊科提供24小时紧急诊疗服务,还开展眼部手术,拥有现代化手术室及相关手术设备。
- 检验科室:提供各种眼科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服务,配备角膜地形图仪、眼底摄影仪等先进设备,可进行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等常规检查和眼部组织病理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严格按相关标准管理。
- 教学科研部门:致力于培养眼科医学人才和开展眼科研究,设有眼科研究室、研究团队和教学楼等设施。
|
宣传交流 |
5月22日,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书记李强率队到党委宣传部访问交流,双方围绕强化大宣传工作格局、应对宣传思想工作重难点、讲好中大眼科故事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就眼科中心学科优势等展开宣传策划和报道选题研讨。 |
人员情况 |
- 现任领导:李强(党委书记)、林浩添(中心主任兼眼科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谢文(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梁凌毅(副主任兼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李轶擎(副主任)、杨正云(总会计师)、柳夏林(副主任)、李涛(副主任)。
- 林浩添:专业为眼科学,职称是教授,研究方向为致盲眼病防治、医学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研发、医学大数据应用,担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等多个职务,是眼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双学科博导。
|
招聘信息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招聘计算机工程师,岗位职责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运营、维护。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医学信息及相关专业,35周岁以下,有医院信息化工作经验者优先,工作认真负责、有团队协作精神。待遇提供有竞争力待遇,购买五险一金,有餐补、房补、节日补贴等,税前年薪初级职称13.7万,中级职称16.7 - 18.7万,高级职称21 - 25万。 |
解释说明:
- “JCI”:是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在医疗领域有较高性。
- “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整合而成,旨在聚焦重大战略任务,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 “医学人工智能诊疗技术”: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诊疗过程,如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能够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 “医学大数据”:涵盖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 “全自动验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眼睛屈光度数的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眼睛的近视、远视、散光等度数。
- “激光手术系统”:在眼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如近视矫正手术等,通过激光对眼部组织进行的切削和修复。
- “角膜地形图仪”:用于测量角膜表面的形状和曲率,对于诊断角膜疾病和进行角膜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 “眼底摄影仪”:可以拍摄眼底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眼底的病变情况,如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
- “眼部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对眼部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染色等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类型。
-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在眼科疾病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