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厦门眼科中心在漳州新开设了分院,对于眼疾的治疗,大家还是更信赖那些历史悠久的专科医院。就像一位邻居上个月选择在厦门眼科中心漳州眼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他告诉我手术过程非常迅速,现在视力恢复得也很好。原本他考虑回龙岩老家的医院做,虽然报销比例高,但考虑到往返奔波的劳累,终还是选择了在漳州进行手术。
关于近视手术,真的不是随便可以做的。厦门眼科中心宁德华厦眼科医院的范圣丽主任强调,除了有需求,还需要考虑经济条件和眼部条件是否适合。在进行手术前,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术前检查,如验光、角膜厚度检测、眼压测试和曲率测量等。只有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医生才会建议进行手术。
在正规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有技术高超的医生、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术前检查,大部分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安全性问题。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例如,有些人的眼球情况可能不适合进行近视手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未满18岁或度数不稳定、眼部有炎症、严重干眼症或白内障等,都不适宜进行近视手术。
关于近视手术的术式选择,激光手术适用范围较广,性价比高;而ICL晶体植入则具有可逆性。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个人眼部条件和医生建议来决定。近视手术虽然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但在一些情况下仍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角膜瓣偏离中心、激光切削偏离、术后眩光等。选择手术前应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和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医院和医生都值得信赖。有些医院的医生资源可能并不充足,手术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在选择医生和医院时,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比较。
《再次手术,眼科医生的挑战》
时隔一年,我再次站在了康爱眼科诊所的门前,等待进行第二次手术。回想起上一次手术的经历,我选择了再次寻找潘美华医生进行面诊。在此之前,我先去找了之前曾作为助手的男医生,因为康爱眼科负责斜视的主要是这两位医生,所以这次必须先找他们。这次见面,男医生的脸色显得有些不悦,并且似乎对我个人的婚姻状况产生了兴趣。
面对潘美华医生的面诊,我本以为她会立即发现左眼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她不想再为我进行手术,担心影响自己的声誉,她在初诊时并未发现左眼内斜的问题。对此我十分不满,毕竟我曾经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一次性解决我的问题。在我准备离开时,潘医生才注意到我左眼的问题,并开始解释双眼是互通的。那么为何次手术时未能察觉呢?虽然困惑,但我还是决定接受第二次手术。
手术前的夜晚,我住在医院病房。隔天上午,潘美华医生为了证明我的确存在眼疾而非她手术失误,特意让病房护士站的护士亲眼见证她为我重新检查左眼。手术过程中还算顺利,但在等待潘医生寻找测眼笔灯时出现了小插曲。因为边上的女助手提供的笔灯快没电了,我在手术台强光的照射下被烤了两分钟。幸运的是,潘医生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我滴下了麻药。这麻药的效果十分显著,每次手术后我都会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
手术后,潘美华医生与那位男助手交流时提到了急性内斜视的情况。她可能意识到自己在次手术时未能充分处理左眼的问题。她可能并不知道在手术过程中拽拉眼球的痛苦有多大。两次手术每次都需要收取五千元的费用是否也与此有关呢?或许是我没有给她红包?我无法确定答案。
这次手术对我的面容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左眼的眼角被开睑器撕裂开一大圈,眼角几乎“透光”。术后第二天,一位年长的女医生为我拍照记录眼睛情况,而那位之前不会缝线的男大夫看到我眼角撕裂的状况竟然大笑起来。潘美华医生在看到眼角撕裂的情况后可能感到尴尬,而我则交了余款离开了医院。当时病房还有两位正在接受手术的患者在等待治疗。
经历了这次手术后,我发现自己的双眼开始不自觉地向上看。走访了几家大医院后,我得知自己其实是右眼急性内斜视导致的问题。医生们建议我先进行视功能训练,观察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当时我的右眼斜视度数只有十度,其他医院的医生也告诉我这样的度数一旦动手术可能会打乱整个眼部结构。在选择医生进行治疗时,不要盲目听信广告鼓吹,应该寻找有学历的专业医生如博士生或研究生等(教授等职称的医生不一定靠谱)。对于眼科治疗尤其如此,应该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