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的人群中,约有一成的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者“返工”。这个比例与一些数据源公布的信息相吻合,尽管在某些资源条件较弱的医院,可能低于70。这让我们不禁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在医海导航的旅程中,5月19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的手术室里,患者们如约而至。他们并非一般的眼病患者,而是那些因屈光异常而选择激光手术的人,无论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他们的眼睛情况常常让折射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里,准分子激光手术致力于调整他们的曲率。手术使用一种不可见的紫外光谱内的波长光,能精准地切断角膜细胞的分子键,汽化角膜组织而不伤及其他组织。从下午一点开始,医生们有条不紊地实施手术,数批患者相继入室,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数十人的手术。
手术室中尽管要极尽精细的操作,但效率却异常高。从到完成,整个过程仅需大约五分钟。据护士介绍,当天下午共完成了60例手术。
候诊室的墙上张贴着《患者须知》,其中详细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三种术式:PRK、LASEK和LASIK。而在这三种术式中,广为使用且被临床证实为安全有效的就是LASIK。
来自河北的近视患者刘晓明就是其中一员。她在排除了各种手术禁忌症后,选择了北京同仁医院进行LASIK手术。虽然花费不菲,但她仍选择相信这一“魔术般的”手术。她走出手术室后兴奋地表示自己已经可以不用戴眼镜看电视了。对于网络上关于“返工潮”的传闻,她仍心存疑虑。
返工的现象确实在部分地区引发了关注。在上海等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眼科,一年内重做手术的人数超过600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北京,类似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些医院每月做近视激光手术的人有1000多人,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
这样的现象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的警惕。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就曾发布报告指出,对于LASIK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其广泛使用。报告中还提到了多项临床数据,包括角膜瓣问题的发生率、角膜烧灼感等。
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NICE的介入医疗咨询委员会主席布鲁斯·坎贝尔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任何对眼睛有风险的治疗方法都需要特别关注。眼科专家也在关注LASIK手术的长期副作用。
英国的眼科界对此反应并不一致。有医生对NICE的报告表示失望,但也有医生对这项技术持乐观态度。例如谢拉兹·达亚博士就表示只要医疗程序正确、病人没有禁忌症就没有问题。他所在的治疗中心二次治疗率只有2,并且正在引进更先进的飞秒激光角膜板层刀技术以进一步降低这一比率。
对于《眼科学》杂志曾经发表的关于二次手术率为1/10的文章,达亚博士也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这并不是失败率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视力效果而进行的二次治疗率。他个人认为现在的失败率应该远低于此。
近,中国眼科学界就准分子激光手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赵家良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指出,他们的观点已全部发表在今年第5期《大众医学》杂志上,目前并没有新的补充观点。尽管LASIK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但他们强调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设计、医生技术水平、激光设备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国自1993年引进PRK,随后发展了LASIK技术,总体水平与世界保持同步。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医疗水平较低、条件较差的机构也在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低价竞争吸引患者。据赵教授估计,近两年国内接受过这项手术的患者已超过100万。他强调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不例外,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并非非做不可,患者在选择时需谨慎。
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术前知情同意书中详细列出了可能出现的21项严重后果。该专科的副主任周跃华博士指出,尽管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很低,但必须把这些情况清楚地告诉每一个病人。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微创伤手术,不能保证100%的病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医生的技术掌握、设备的可靠性和医疗程序的规范执行,也能让LASIK这样的精细手术趋于完美。
同仁医院一次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占到95%以上,且从1993年至今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二次手术并不等同于失败的观点,周博士解释说,因为每个病人的条件不同,有些手术的设计本身就是分二次完成。尽管一些地区在安全性上存在漏洞,但同仁医院每年都要遇到上百次的手术失败病例。业内已经公开的秘密是,一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直接购买了国外的二手设备。
面对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患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建议在消费选择时要理智冷静,警惕市场上的夸大宣传。关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误区,全世界并无统一的“代”来标志激光的先进性,盲目相信广告和媒体的宣传是不明智的。手术医生的资历不仅要看学位高低,更要看实际临床经验以及在近视领域的地位。
激光近视眼手术的原理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在电脑控制下修理角膜组织。手术疗效是否满意受到设备调试、医师技术、病人配合等多个重要因素的影响。目前激光近视手术有两种,一种是PRK,只适合一定度数的近视;另一种是Lasik,适合高度和低度近视,但手术难度较大。关于手术的利弊,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但激光近视手术是目前安全可靠的矫治近视眼的方法之一。与国内相比,国外的收费更高,但国内的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技高价廉,已吸引不少国外人士来华手术。
4、便捷性。激光照射只需几十秒钟,无需住院治疗。
弊端:
1. 手术效果并非尽善尽美。部分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极少数患者甚至出现感染、眼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于手术是在健康的眼睛上进行,如果手术导致视力下降,则得不偿失。手术患者需承担一定风险,医师与患者需三思而后行。
2. 目前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开展得较为广泛,部分单位商业化操作,广告夸大其词,忽视技术水平提升,增加了并发症的可能性。
3. 准分子激光设备与技术持续发展,部分单位技术跟不上发展,导致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价格,截止到2019年12月8日,飞秒激光手术双眼的价格大约为一万元,若加上波前像差及虹膜定位等技术,价格大致相同。个性化飞秒激光手术则双眼价格约为两万元。价格可能因地区、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
扩展资料:
术前检查:
初诊前的咨询是为了让患者了解屈光手术方法和治疗过程,解答疑问并消除顾虑,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初诊检查是为了检测患者眼睛和身体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屈光激光手术。
患者需准确填写病史调查表,让医生充分了解其身体状况。初诊检查完成后,可大致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激光手术治疗,并对手术预期效果有初步了解。
如符合条件,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和其他情况推荐不同的手术方法,并预约相应的复诊检查项目和时间。患者需缴纳一定的检查费用以确保下次检查的顺利进行。
初诊检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眼底(扩瞳)、眼压、了解病员病史、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
患者可按医嘱和初诊后的不同预约时间在相应的专家处复诊。复诊是对患者眼睛作进一步的检查,测量眼睛的生理结构和屈光参数,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便手术专家为患者确定适合的手术方法和制定手术方案,确保手术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的全称叫做“准分子激光手术”,英文缩写为LASIK。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率,让焦点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该手术在切割角膜时可能会切断角膜上的神经,导致角膜无法正常感受外界变化,影响眼泪分泌的反射机制,使眼睛容易干燥。LASIK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干眼。LASIK手术还存在其他风险,如角膜瓣异位等。根据美国白内障和屈光外科手术学会的分析,LASIK手术的满意度高达95.4,但并发症发生率在1~3左右。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LASIK手术前,应仔细权衡风险和益处,并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其他矫正近视的方法也存在风险。佩戴隐形眼镜可能导致严重的眼睛感染,而佩戴普通眼镜则较为安全但不够方便。患者在选择近视矫正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患者在做出任何手术决定前,都应当全面考虑风险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