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现代人常见的视力问题之一,对于近视者来说,治疗和矫正的方法至关重要。目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其中,配戴合适的眼镜是非手术治疗中为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近视患者的远视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看远处的景物时模糊不清。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走出朦胧的世界,配戴眼镜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一副合适的眼镜可以将视网膜前的影像向后移动,使其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使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有些人对配戴眼镜存在误解和顾虑。他们认为戴眼镜不方便、影响外观,或者担心戴上眼镜后度数会越来越深。实际上,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合适的眼镜能够矫正视力缺陷,减少眼睛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随着眼镜材料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眼镜已经非常轻便舒适,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大不便。
配镜前,患者应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能够排除由于调节作用的干扰影响和其引起的假性近视成分,客观而准确地确定眼的屈光状态。按照验光确定的眼镜处方去磨制眼镜片,将磨好的镜片装备在事先选定的眼镜架上。在配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复验,以观察试戴镜片是否有异常不适。
在选择眼镜材料时,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是主要的选择。光学玻璃具有高透光率、吸收紫外线、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而光学树脂则具有质轻、安全性大等优点。目前,制作眼镜片的主要材料为光学玻璃和高质量的光学树脂。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两眼屈光参差太大的人群,普通眼镜无法适用。近年来出现的隐形眼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的镜片,由镜片、液体镜、角膜和眼的其他屈光间质构成新的屈光系统。根据镜片的材料不同,隐形眼镜分为硬接触镜和软接触镜两种。硬接触镜适用于矫正高度散光和圆锥角膜,而软接触镜则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和透气性。
在选择配戴方式时,长戴型和日戴型是隐形眼镜的两种主要配戴方式。长戴型连续配戴多日才取下清洗一次,而日戴型则连续戴用不超过14小时。需要注意的是,长戴方式已不提倡,因为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炎。
每晚必须取下隐形眼镜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和妥善保存,于次日再戴。因每晚的清洁习惯,镜片不会混浊。每日的清洁消毒能大大减少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概率。日戴方式备受推崇,而长戴方式则不建议。隐形眼镜拥有普通眼镜无法比拟的优点,它能解决许多普通眼镜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于隐形眼镜紧密贴合角膜,且随眼球转动而转动,无论眼球转向何方,光线总是通过镜片中心进入眼内,消除了普通眼镜边缘产生的三棱镜效应和斜向散光缺陷。
隐形眼镜是根据患者角膜表面的弯曲程度和屈光度来的,紧贴于角膜上。镜片、泪液层和角膜组成了一个新的屈光间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学单位。镜片的弯曲度可以根据屈光需求进行。它有效地消除了角膜不规则散光,缩小了两眼物像大小的差距。由于隐形眼镜紧贴角膜,与眼球的中心距离缩短,光线通过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与未戴眼镜时相似,避免了普通眼镜的放大或缩小效果。
隐形眼镜特别适合以下情况的人群:高度近视、双眼屈光参差超过3.00D、角膜混合散光或不规则散光,特别是文艺或体育工作者。还有一些人做了单眼白内障手术,由于屈光参差大,无法佩戴普通眼镜,也只能选择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还可用于治疗角膜水肿、暴露性角膜炎、干燥性角结膜炎等。
隐形眼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佩戴。例如,自身条件如眼睑内翻倒睫、泪囊炎、干眼症等,环境条件如风沙、粉尘等,以及个人素质如卫生习惯不良、自理能力差等,都是佩戴隐形眼镜的禁忌。
尽管隐形眼镜的化学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已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准,但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如角膜损伤、结膜炎症、角膜感染等。
对于广大因近视而戴眼镜的人们来说,治愈近视、摘掉眼镜是他们的迫切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治疗近视的器具和药物应运而生。药物治疗近视眼的效果目前仍不能令人满意。至于各种近视治疗器具如磁疗眼镜、视力保健仪等,其效果并不确切。
近视眼手术治疗是另一种选择。适用于年龄满18岁以上、近视屈光度2.50D或以上、戴镜矫正视力正常等条件。手术方法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表层角膜镜术、角膜磨削术、激光角膜切开术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后巩膜加固术也是一种控制高度近视眼轴进行性延长的方法。
手术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术中角膜穿孔并发白内障和细菌性眼内炎、角膜溃疡、切口延迟愈合和角膜内皮损害等。手术无论多么简单安全,也绝非万无一失。
无论是佩戴隐形眼镜还是手术治疗,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考虑。散光相关知识介绍
散光是一种屈光状态,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无法形成焦点。关于其病因,大多数规则散光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则主要是因为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例如角膜溃疡、疤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等。
散光的表现有多方面。视力减退的程度取决于散光的性质、屈光度的高低以及轴的方向等因素。轻度散光者可能会通过调整、眯眼等方式进行自我矫正,但长时间下来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高度散光者则可能因为主观努力无法提高视力,反而视觉疲劳症状不明显。散光的眼底表现有时可见视盘呈垂直椭圆形,边缘模糊。
散光的分类包括曲率性散光、生理性散光、获得性散光、晶体散光、光心偏离性散光、肌性散光和指数性散光等。
对于散光的治疗,中医中药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此分享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他因长时间面对屏幕导致视力问题显现。初次发现右眼看直线变形,经过眼科门诊检查,右眼视力降至0.5,被诊断为轻微模糊。经过药物治疗和休息,他的视力有所恢复。但后来病情进展迅速,被确诊为新生血管型黄斑病变。经过使用康柏西普打针等治疗手段,他的视力有所提升,虽然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已属良好进展。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鼓励其他病友及时寻求帮助。对于高度近视散光,配镜务必精准,验光过程的严谨至关重要。虽然治疗过程不易,但视力的显著改善让人坚信治疗的价值。祝愿大家都能恢复清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