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穴位及其敲击要点
1. 合谷穴:这是梅花针穴位中的重要一环,务必敲击。
2. 外关穴:此穴位是调整气血的重要点,敲击必不可少。
3. 颈夹脊:位于风府到大椎连线的两侧,各旁开一指,特别要注意风府的敲击,大椎则不宜敲。
4. 风池穴:此穴位对于眼部健康至关重要,需定期敲击。
5. 视区:视觉中枢的重要位置,位于枕骨粗隆旁开一指向上一寸,需精准敲击。
6. 百会穴:此为基础穴之一,敲击有助于调和气血。
还有配穴如养老、增视、目窗等,需根据近视程度来决定是否敲击。
二、持针及操作方法
在实施梅花针疗法时,应使用食指和拇指持针柄,利用全身力量带动前臂,针尖刚接触到皮肤就应抬起。每次使用前请记得用酒精消毒。
三、保护视力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1. 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和近距离用眼,定期做眼保健操或望远,让眼睛得到舒缓。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适宜的光线环境。
2. 户外活动:每天进行至少三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降低近视发生率。
3. 掌握视觉锻炼法:如观察远近物体、搓热手掌等动作,以放松眼睛。
4. 眼睛日光浴:在晴朗天气下让眼睛感受阳光刺激,提高对光线的接受能力。
5. 贴眼贴和使用眼药水:为眼部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6. 饮食调整: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瓜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四、近视眼的治疗与眼镜配制
1. 配戴眼镜:对于近视患者来说,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眼镜的矫正作用,可以使视网膜前的影像后移至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 准确验光与配镜:在配镜前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客观地确定眼的屈光状态。根据验光结果配制眼镜片,并经过复验确保无异常不适。在验光时应注意青光眼、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等眼疾情况,以及40岁以上人群睫状肌调节能力的减弱等因素。
3. 镜片材料选择:目前常用的眼镜片材料为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眼镜片。光学玻璃具有高透光率、吸收紫外线、化学稳定性等优点。
五、注意事项
在实施梅花针疗法和保护视力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敲击穴位时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2. 配戴眼镜后需注意视力卫生,避免过度用眼。
3. 定期复查视力并调整眼镜度数,确保持续有效的矫正效果。
(4)恒定精准的折射率
该材料的折射率稳定地维持在1.523,经过加工后的屈光度也非常准确。这是一种优质的光学树脂材料,其特点是质地轻且硬度接近玻璃,具有的透光性。的高折射率热硬化树脂的折射率高达1.600,表面涂覆超硬膜和无反射多层膜,显著增强了耐磨性和透光率,能够达到98的透光率,并有效阻挡紫外线。使用这种光学树脂材料制作的眼镜片不仅安全,而且不易破碎损伤眼球,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水晶与眼镜片
水晶材料虽然坚硬、耐磨、隔热性好,但其紫外线的吸收性能和透光率却不如光学玻璃。水晶并不是制作眼镜片的理想材料,更不是保护眼睛的佳品。相比之下,眼镜片的制作需要高精度的光度加工,确保与处方一致,误差不超过轻工业部规定的标准。两眼镜片的光学中心距离也需要与两眼瞳孔间距相匹配。
眼镜的革新:隐形眼镜的优势
我们日常所见的眼镜大多需要架在鼻梁上或夹在耳朵上,使用非常不便。对于一些人来说,如一只眼近视度数较高而另一只眼正常,或者一只眼进行了白内障手术等情况,普通眼镜无法满足其需求。近年来,隐形眼镜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直接戴在角膜的泪液层表面,由角膜、镜片、泪液和其他眼屈光间质构成新的屈光系统。根据材料不同,隐形眼镜可分为硬接触镜和软接触镜。硬接触镜适用于矫正高度散光和圆锥角膜,但透气性差且佩戴不适。软接触镜则更加舒适,并能治疗角膜病,但不适用于散光眼。按佩戴方式分为长戴型和日戴型,长戴型连续佩戴多日容易在镜片上沉积蛋白质等物质,影响清晰度并可能引发感染性角膜炎,因此不推荐长期使用。日戴型则强调每日清洁消毒,减少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隐形眼镜具有普通眼镜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消除三棱镜效应和斜向散光缺陷,缩小两眼物像差距等。它尤其适用于高度近视、角膜混合散光或不规则散光的人群,以及进行了单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等。软性隐形眼镜还可用于治疗角膜水肿、暴露性角膜炎等疾病。
隐形眼镜的禁忌与并发症
虽然隐形眼镜具有诸多优点,但其佩戴也存在一定禁忌和并发症。禁忌包括眼睑内翻倒睫、泪囊炎、干眼症等眼部疾病,以及环境条件恶劣、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情况。随着应用的普及和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角膜损伤、结膜炎症、角膜感染等。在选择佩戴隐形眼镜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是否适合。
近视治疗的其他方法
治愈近视、摘掉眼镜是广大近视患者的迫切心愿。除了眼镜和隐形眼镜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疗法、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除睫状肌痉挛,对轻度近视和假性近视有一定疗效。至于磁疗眼镜、视力保健仪等治疗器具品种繁多,但其疗效并不确切。近年来,手术治疗近视眼成为了一种新方法。尤其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PRK),对轻、中度近视的手术很高。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此类手术,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手术器械,使手术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无论是配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还是手术治疗近视眼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利弊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除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国外还出现了许多治疗近视眼的新方法,国内某些大医院也相继开展了这些手术。
表层角膜镜术:利用异体角膜,在特制的机床上磨出不同的屈光度,然后将特制的角膜镜片嵌进角膜板层内,达到矫正近视眼的目的。
角膜磨削术:利用自己的角膜,从中央作板层切除,取下的角膜组织经低温处理,使之硬化,并在精细的车床上按照需要磨削,达到需要的屈光度以后,再缝回原处。
激光角膜切开术:利用准分子激光(波长为193毫微米)行放射状角膜切开,使切口更加精细、准确、矫正效果更好,大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后巩膜加固术:此手术是应用医用的硅胶海绵、异体巩膜或阔筋膜等作为保护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极部巩膜,支撑眼球的后极部,阻止后极部的进行性扩张和眼轴进行性延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近视眼的度数。术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强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循环,兴奋视细胞,活跃生物电,提高视敏度。此术适合于控制高度近视的眼轴进行性延长,尤以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球轴长超过26毫米、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发展超过1.00D者有重要意义。
手术并发症:近视眼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度近视的戴镜问题,也满足了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工作的需要,受到了近视眼病人的欢迎。手术无论多么的简单、安全,也绝非万无一失,况且,近视眼手术还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手术,许多方面还需要提高和改进。目前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有:术中角膜穿孔并发白内障和细菌性眼内炎;角膜溃疡,切口延迟愈合和角膜内皮损害;术后瘢痕、上皮囊肿,造成不规则散光,严重影响视力;残留近视、屈光参差、散光或矫正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