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激光近视治疗,三思而后行
本文汇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多位眼科专家的声音,对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近期英国事件引发的诸多疑问,专家团队给出专业解读和建议。
文章回顾了2004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引发广泛关注的报道,指出关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手术后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落等安全性问题。英国医疗监管部门对此持谨慎态度,未在医疗服务系统中批准准分子激光手术。该报道指出眼部激光手术的失败率约为10,这一数据引发广泛关注。
国内专家们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们强调,正确看待“失败率”的定义和范围至关重要。褚仁远和周行涛教授表示,如果对“失败”的定义仅局限于裸眼视力,而忽视视觉质量的重要性,那么统计出的失败率可能会偏高。他们指出,术后视觉质量的问题,如像差增加和视觉质量下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王铮教授则对英国的报道持批评态度,认为媒体报道过于夸大,很多评论和推测都是错误的。他提到,英国一些眼科医生认为所引用的文献过于陈旧,忽略了近年来LASIK手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他也提到了美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指出LASIK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际上较低。
瞿佳和王勤美教授则对“失败率”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说法并不科学与严谨。他们强调,应该关注手术后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而不是单一的失败率数据。
周跃华教授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失败率表示质疑,认为如果真的有如此高的失败率,那么该手术确实值得重新审视。不过他也强调,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证实这一点。
在探讨英国不批准准分子激光手术纳入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时,专家们表示这是基于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周跃华教授和王铮教授都认为,这不代表手术被禁止,而只是不纳入某些特定的医疗服务体系。
专家们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激光手术为许多人带来了清晰的视力,但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面对手术的风险和挑战。在决策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安全性、效果和可能的风险,三思而后行。英国对于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的报道,强调了高度近视可能带来的并发症较多,呼吁大家在决策时需要谨慎考虑,而非盲目反对或禁止。
问题一:为何英国的LASIK手术会出现较多严重问题?
周跃华分析:英国LASIK手术起步晚,技术相对不够成熟。多数手术在私人诊所进行,这些诊所的医疗水平、硬件设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弱。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有完备的医疗监督体系,以防止事态恶化。
问题二:国内准分子激光手术水平如何?是否也存在问题?
周跃华指出:国内准分子激光手术已开展十多年,虽惠及众多近视患者,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的情况比英国还要严重。手术受医疗水平差异影响较大,且部分医院设备使用缺乏监管,以低价吸引患者,使用性能较差的机器。医疗广告泛滥,患者因听信广告宣传而盲目就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问题三:准分子激光手术到底安不安全?
赵家良认为: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优势也存在风险。虽是高度选择性手术,但只要基于正确的手术设计、娴熟的手术技巧、高质量的手术设备及完善的术后随访,LASIK可被认为是目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但必须强调,安全有效是建立在完善的医疗流程之上。
问题四:如何保证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
周跃华强调:选对医院、选对医生是保证安全的首要条件。术前检查要全面正确,手术设计需恰到好处。硬件设施要完善,病人配合得当,术后规范用药及随访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专家建议与监管:
针对国内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有关部门应采取两手抓的原则。医疗方面,应制订统一的手术标准,抬高手术资格门槛,规范手术操作。监管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医院、医生和医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记者感悟:
从专家的分析中可以明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关于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说法是误解。虽然手术有一定风险,但它是“锦上添花”的手术,并非必须做。选择医院和医生是关键,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被广告和低价所迷惑。
深度解析:
文章标题: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全面解析
作者:王晓瑛(博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历史与特性
准分子激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由惰性气体与卤素分子结合形成的二聚体,其波长位于紫外光谱内,属于不可见光。它的大特性在于,能精准打断角膜细胞的分子键,使角膜组织汽化,而对周围组织毫无热损伤。目前开展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主要有四种,具体细节如下表所示。
准分子激光手术类型比较表
手术方式 PRK LASIK LASEK Epi-LASIK
诞生时间 1983年 1990年 1999年 2002年
操作过程 去除角膜上皮,用准分子激光切削矫正近视度数,几天后角膜上皮再生复原 先在角膜上制作角膜瓣,然后掀开角膜瓣,用激光切削,后将角膜瓣复位 使用20的乙醇制作角膜瓣,无需用刀具 使用角膜上皮刀替代乙醇制作较薄角膜瓣
优点 手术方式简单,安全性好,对中低度近视效果好 近视治疗度数范围广,术后无痛感,视力恢复迅速 安全性好,刺激症状较小,角膜雾状混浊轻或无;适合角膜较薄者 安全性好,刺激症状小,角膜雾状混浊轻或无;与LASIK相比,手术技巧较高
缺点 术后疼痛数天,视力恢复较慢;度数高者可能出现角膜下雾状浑浊及术后性高眼压 存在角膜瓣相关并发症;不适合角膜较薄者 手术技巧较高,视力恢复较LASIK慢;度数高者可能出现角膜下雾状浑浊及术后性高眼压 同LASEK手术缺点,但手术技巧更高
适应症 适用于100~500度近视、600度以下远视 适用于100~1200度近视、600度以下远视,角膜厚度在480微米以上 适用于角膜较薄不能行LASIK手术者,或希望尽可能去除近视度数者 对乙醇过敏不宜做LASIK者
手术费用 较低 较高 较高 高
正如上表所示,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优缺点,没有一种手术是完美无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才是重要的。同时需要注意,在正常的角膜上进行手术确实存在风险。
叶纹教授观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风险分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叶纹教授指出: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风险主要包括术中风险、术后早期风险和术后远期风险。术中风险主要发生在制瓣过程中,如患者配合问题、医生操作不当或器械故障等都可能导致并发症。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感染、过矫、欠矫、激光切削偏心等并发症。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易出现视力回退和继发角膜膨隆等问题。视觉质量的下降也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大缺陷之一。尽管如此,大多数并发症是可控的。人们应正确看待手术风险并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患者可能对手术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更多要求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希望患者在做出决定前仔细权衡并充分了解所有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同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也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所在。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切除部分角膜组织,改变角膜弯曲度来矫正屈光度的手术。这种手术并非没有风险,它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像差增大、对比敏感度下降、夜间视力下降和泪膜稳定性下降等。这些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甚至对眼睛造成性损伤。
对于想要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选择一家专业的医院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至关重要。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头部稳定,避免眼球移位。
手术后,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还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和其他不适症状的发生。
准分子激光手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近视的方法,但并非没有风险。患者在决定进行手术时,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可能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选择一家专业的医院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