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地点 |
检测方法 |
操作流程 |
适用人群 |
优点 |
缺点 |
注意事项 |
眼科医院 |
视力表检查 |
被检者站在规定距离外,按照医生指示识别视力表上的字符或图形 |
所有人 |
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快速筛查出视力是否存在明显异常 |
只能初步判断视力情况,不能得出眼睛度数 |
确保视力表光线充足,被检者应站在规定距离 |
电脑验光 |
患者坐在验光室,将下巴放在支架上,通过电脑验光仪对眼睛进行检测 |
所有人 |
速度快、能快速测量出眼睛的屈光度数,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为后续验光和配镜提供重要参考 |
结果只是初步测量,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验光,可能受受检者调节能力、仪器准确性等因素影响 |
测量时保持头部稳定,眼睛注视仪器内目标 |
综合验光仪检查 |
验光师根据电脑验光结果,使用综合验光仪进一步调整度数,让被检者比较不同镜片组合下的视力清晰度来确定矫正度数 |
需要验光配镜者 |
能更准确地反映眼睛的屈光状态,为配镜提供更精准的参数 |
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
验光过程中需配合验光师指令,如实反馈视力感受 |
散瞳验光 |
医生在患者眼中滴入散瞳药物,如阿托品、托吡卡胺等,待睫状肌麻痹后进行验光,药物作用消失后再复验 |
儿童和青少年 |
可放松睫状肌,去除调节因素影响,更准确测量眼睛真实屈光度数,避免假性近视影响 |
散瞳后会出现暂时视力模糊、畏光等现象,恢复时间因药物而异 |
散瞳后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戴墨镜,遵医嘱按时复验 |
视觉电生理检查 |
通过特定设备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视觉系统的功能 |
怀疑有视网膜、视神经等视觉系统疾病者 |
可检测视觉系统功能状况 |
设备相对复杂,费用可能较高 |
检查前需了解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检查 |
眼镜店 |
专业焦度计测量 |
使用专业焦度计测量眼镜镜片度数 |
想检测眼镜镜片度数者 |
能测量眼镜镜片度数 |
只能测量镜片度数,无法全面检查眼睛状况 |
选择正规眼镜店 |
家中 |
“近距离”测试法 |
在眼前一定距离处伸出手指,根据不同年龄的距离,判断眼镜验光度数是否准确 |
已佩戴眼镜者 |
简单易行 |
只能初步判断,不准确,且距离因年龄而异 |
注意不同年龄对应的距离 |
视力表测试 |
使用视力表,在标准距离下让受检者识别视标 |
所有人 |
可大致了解视力情况 |
不能得出眼睛度数 |
确保视力表光线充足,按标准距离测试 |
检测流程 |
具体内容 |
前期准备 |
医生了解患者基本信息,询问眼部不适症状 |
初步检查 |
可先进行视力表初筛,大致了解视力情况 |
验光检查 |
根据情况选择电脑验光、散瞳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等方法进一步确定屈光度数 |
特殊检查(可选) |
如怀疑有视觉系统疾病,可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为检测青光眼等疾病风险,可进行眼压测量;为检查眼部健康状况,可进行散瞳试验 |
出具报告 |
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出具验光处方,包括左右眼的近视或远视度数、散光度数、轴向以及双眼瞳距等 |
适用人群 |
建议检测方法 |
儿童和青少年 |
视力表初筛、散瞳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散瞳验光可准确测量真实屈光度数,排除假性近视;综合验光仪验光进一步度数 |
成年人 |
视力表初筛、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电脑验光快速获取初步数据,综合验光仪验光确定终度数 |
怀疑有视觉系统疾病者 |
在常规验光基础上,增加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功能 |
已佩戴眼镜者 |
可先在家用“近距离”测试法初步判断眼镜度数准确性,再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
检测方法对比 |
视力表检查 |
电脑验光 |
综合验光仪检查 |
散瞳验光 |
视觉电生理检查 |
准确性 |
低,只能初步判断 |
一般,为初步测量 |
高,能反映屈光状态 |
高,可排除假性近视 |
用于评估视觉系统功能,非直接测度数准确性 |
速度 |
快 |
快 |
慢 |
慢,需等待药物作用及复验 |
因设备和检查项目而异 |
成本 |
低 |
一般 |
相对高 |
包含药物费用,有一定成本 |
相对高 |
适用人群 |
所有人 |
所有人 |
需配镜者 |
儿童和青少年 |
怀疑视觉系统疾病者 |
术语解释:
- 屈光度数:指眼睛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反映了眼睛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 散瞳验光: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使睫状肌麻痹,去除眼睛调节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测量眼睛的真实屈光度数。
-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通过记录视觉系统生物电活动来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视觉系统功能的检查方法。
- 眼压测量:是检测眼球内部压力的检查,可用于评估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风险。

备注:
- 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检测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检查,以获得准确的度数。
-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眼睛调节能力强,散瞳验光更为必要,但散瞳后可能会有不适症状,家长需做好护理。
- 在家自测只能作为初步参考,不能替代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