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详情 |
---|---|
何小平医生个人信息 | 就职医院:中山博爱医院 |
职位:眼科主任医师 | |
学历: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 |
何小平医生工作经历 |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 20 余年,1995 年开始积累经验;曾在美国学习眼科 |
曾在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华西医院眼科学习培训班 | |
何小平医生擅长领域 | 专科小儿眼科;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眼科 OCT、A/B 超、电生理等检查,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的眼底激光治疗 |
何小平医生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13890618918 |
其他中山眼科专家 | 李乃良、王伟:荣登中山眼科专家实力排名榜单,但文章未提及具体信息 |
杨新怀: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学位,曾赴新加坡留学,多次参加眼科专业研讨会,擅长玻璃体切割、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等 | |
国王: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专注于复杂眼外伤及眼底手术的诊治,擅长玻璃体切割手术,有二十多年眼科医疗经验 |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概况 | 规模地位:全球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我国具影响力的眼科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国眼科合作机构,亚太眼科学会总部所在地,中、英、美眼科研究联盟单位,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眼科学重点学科、重要的眼科干部保健基地、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24 年 SJR 大学学术排名中,眼科位居全球第六、亚洲 |
历史沿革: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53 年组建,1965 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 122 张,七十年代扩至 210 张,现有 317 张。1983 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 年 10 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
特色医疗科室:白内障科、青光眼科、角膜病科、眼底病科、眼眶病与眼肿瘤科、眼整形与泪道科、眼科急症与眼外伤科、斜视与弱视科、近视眼激光治疗科、眼免疫与葡萄膜炎科、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小儿眼病与眼遗传病科、特需医疗科 | |
验光配镜中心:广州中山眼科验光配镜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中心的职工共同持有和管理,前身为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1985 年成立,是我国早设立的依托眼科专科医院的视光中心之一 | |
联系信息:防盲治盲办公室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 54 号/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 7 号;邮箱:zocdpo@gzzoc.com |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专家 | 杨扬帆:主任医师,擅长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各类型青光眼的药物、激光、手术治疗,对青光眼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模式、青光眼手术及抗瘢痕化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任职于青光眼科、特需医疗科 |
左成果:主任医师,擅长青光眼的药物、激光、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对常见眼科疾病、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断和处理,以及青光眼的眼底影像和功能学评估有较深入研究,任职于青光眼科 | |
凌运兰: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类青光眼的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对一些难治性及复杂性青光眼有一定临床经验,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视网膜断层扫描(HRT)诊断影像学的临床应用方面有一定深度研究,任职于青光眼科、特需医疗科 | |
钟毅敏:副教授,在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青光眼滤过手术,以及抗代谢药物对眼表的影响方面有较深入研究,任职于青光眼科 |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师资研究方向 | 向孟清:分子医学,研究视网膜发育、再生和发病的分子机制;视网膜与视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分子机理;视网膜和神经。庄菁:眼科学,研究角膜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圆锥角膜;近视手术术后干眼综合征等 |
医学研究 |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 OCT 检查的效果。随机选择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间接收的 220 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伴随糖尿病史患者 80 例,高度近视患者 40 例,年龄超过 60 岁患者 190 例,均于术前进行详细眼科常规检查、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评估白内障并发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 220 例患者中发现黄斑病变 18 例,占比 8.18%,即术前普通眼底镜检查漏诊率为 8.18%;伴随糖尿病史患者 80 例中检查黄斑病变数为 11 例;高度近视患者 40 例中检查黄斑病变数为 5 例;年龄超过 60 岁患者 190 例中检查黄斑病变数为 14 例。结论是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前进行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病情,且若患者年龄偏大且伴随糖尿病史、高度近视等,应将该检查作为术前常规检查以保证治疗效果 |
眼科发展历史 | 1835 年,美国医生伯驾(Peter Parker)在广州创办了眼科医局,开创了中国现代西医的先河,眼科医局后来发展为广州博济医院,奠定了中山大学医科教育的基础 |
1965 年,中国高等院校附属眼科医院——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建立,1983 年成立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 | |
70 年代,佛山市人民医院(原市二医院)西医眼科起步,此前主要是中医眼科,学科带头人为何少海医生。转为佛山市人民医院后,西医眼科医生苏宗隆、卢浩泉等从外院调入,五官科有 6 位眼科医生(中医 2 人、西医 4 人)。当时眼科病人多是 50 - 60 岁老人,主要病症为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等。1975 年,苏宗隆任五官科主任,他 1932 年 4 月出生,1956 - 1961 年进入中山医学院医学系学习,毕业后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 3 年,1963 年调回佛山 |
术语解释: -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用于眼科检查,能清晰显示眼内组织结构,辅助医生诊断多种眼科疾病,如黄斑病变等。 - HRT(视网膜断层扫描):主要用于对视网膜进行断层扫描成像,帮助医生观察视网膜的形态、结构等,对于青光眼等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作用。 - 超声乳化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通过超声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粉碎并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患者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