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现代人常见的视力问题之一,对于近视者来说,治疗和矫正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非手术疗法中,配戴眼镜是常见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近视患者的远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在商场里看不清商品和标价牌,走在路上无法辨认对面的熟人,甚至看错黑板上的习题,做错作业。为了走出这朦胧的世界,配戴眼镜是的选择。
有些近视患者因为种种顾虑而不愿意佩戴眼镜。他们认为戴眼镜不方便、怕碰摔、影响仪表,甚至担心戴上眼镜后度数会越来越深。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视网膜前的影像向后移动,使其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让我们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为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
那么,怎样才能配得一副准确、舒适的眼镜呢?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是通过使用药物使睫状肌完全麻痹,瞳孔散大,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以客观而准确地确定眼的屈光状态。然后,按照验光确定的眼镜处方去磨制眼镜片,将磨好的镜片装备在事先选定的眼镜架上。
在配眼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对于怀疑为青光眼的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明确诊断后再行验光。对于晶状体、玻璃体混浊、角膜白斑等眼部疾病,由于检查困难,散瞳验光可能没有意义。40岁以上的人由于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一般不再散瞳验光。
制作眼镜片的主要材料为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光学玻璃具有高透光率、吸收紫外线、化学性稳定、折射率恒定等优点。而光学树脂的特点为质轻、硬度接近玻璃、安全性大、不易破碎损伤眼球。在眼镜片层光度的加工过程中,务必,磨制成镜要与处方一致,屈光度的误差应符合轻工业部的部颁标准。
还有一些特殊的眼镜类型如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的泪液层表面的镜片,由镜片、液体镜、角膜和眼的其他屈光间质构成新的屈光系统。根据镜片的材料不同,隐形眼镜可分为硬接触镜和软接触镜。硬接触镜适用于矫正高度散光和圆锥角膜,而软接触镜则更为舒适,可用来治疗角膜病等。
在选择配戴方式时,应注意长戴型和日戴型的区别。长戴型镜片连续配戴多日才取下清洗一次,容易发生性混浊斑点、感染性角膜炎等问题。目前不提倡长戴方式,而日戴型更为安全方便。
每晚必须取下隐形眼镜,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和妥善保存,次日再佩戴。因每日的清洁消毒,佩戴隐形眼镜者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可能性大大减少。坚持日戴方式尤为重要,长戴方式并不推荐。隐形眼镜具有诸多优点,解决了普通眼镜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隐形眼镜与角膜紧密贴合,并随着眼球的转动而转动,无论眼球转向何方,光线总是通过镜片中心进入眼内,消除了普通眼镜边缘部产生的三棱镜效应和斜向散光的缺陷。它是根据病人角膜表面的弯曲度和屈光度的,紧贴于角膜上,形成一个新的屈光间质,参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光学单位。镜片表面的弯曲度可根据屈光需求进行。
对于以下情况,佩戴隐形眼镜更为适宜:
1. 高度近视,双眼屈光参差超过3.00D,角膜混合散光或不规则散光。特别是一些文艺或体育工作者,因职业需要,戴普通眼镜会影响工作或比赛成绩,均可选择佩戴隐形眼镜。
2. 单眼白内障手术后,因屈光参差无法戴普通眼镜,也只能选择佩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还用于治疗角膜水肿、暴露性角膜炎、干燥性角结膜炎等。在镜片周围涂上与虹膜同色的颜色,中央部保持透明,可以消除白化病病人和虹膜缺损病人的怕光症状。
隐形眼镜并非人人适合佩戴,有以下禁忌:自身条件如眼睑内翻倒睫、闭合不全、泪囊炎、干眼症、严重沙眼和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副鼻窦炎等;环境条件如风沙、粉尘、挥发性化学物质和严重污染的环境;个人素质如卫生习惯不良、自理能力差、不能坚持认真护理者,如中小学生。
随着应用的普及和长时间的临床观察,隐形眼镜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角膜损伤、结膜炎症、角膜感染等。尽管其在化学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准,但仍有风险。
治愈近视、摘掉眼镜是广大近视患者的迫切心愿。一些治疗近视的方法如针灸疗法、梅花针法、耳针、电针、低频电流法、超声波法和穴位激光照射法等,对近视的预防和假性近视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真性近视没有确切疗效。药物治疗近视眼的效果目前仍不能令人满意。
至于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表层角膜镜术、角膜磨削术、激光角膜切开术和后巩膜加固术等已经在一些得到应用。这些手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度近视的戴镜问题,也满足了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的需要。然而手术无论多么简单安全也绝非万无一失,且近视眼手术还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手术,许多方面还需要提高和改进。主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角膜穿孔并发白内障和细菌性眼内炎、角膜溃疡等。
小孩近视可以去电影院看非3D的电影,但佩戴隐形眼镜看电影需注意卫生和使用方式,避免造成眼部不适或损伤。在观赏立体电影时,观众常常被剧情深深吸引,专注度提高,眨眼次数减少。特别是在动作片中,画面给予观众强烈的感官冲击,这时,观影者更容易感受到眼睛的疲劳。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视力正处于发育阶段,与成年人的调节能力相比稍显不足。在观看3D电影时,他们更容易出现眼部疲劳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持续这样的状态,对儿童的视力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时间的眼睛疲劳往往会导致假性近视的出现,若假性近视没有得到正确的调整,久而久之就会真正发展为近视。
对于孩子们近视的预防和注意事项,这里有几条建议:
1. 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或验光配镜机构进行咨询,及时、科学地配镜以矫正视力,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2. 定期为孩子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眼轴等项目的变化情况。
3. 保持眼部卫生,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揉眼。即使是成年人也要注意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4. 鼓励孩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如金鱼和三文鱼等。
在人民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3D电影对儿童视力发展的不利影响,建议家长们要慎重考虑让孩子观看3D电影。百度百科也对近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于孩子的视力问题,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不建议过早佩戴眼镜。一旦戴上眼镜,摘下的可能性就非常小,除非等到成年后通过手术一次性解决。在孩子眼睛还在发育的阶段,建议家长们可以尝试进行视力矫正,以减缓孩子近视的过快增长。
孩子们的视力发展是有规律的,他们出生时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为正视眼。但如果孩子过早消耗了远视储备,就有可能出现近视的情况。建议在孩子三岁后定期带他们进行视力检查,以了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附图可以作为视力发展变化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