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健与眼镜选择
视力的调整与眼镜度数、镜片和镜架的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个人的经济能力。近视是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当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未能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就会影响视力清晰度。
如果出现了近视问题,并且在近距离用眼时看不清,那么就需要配戴合适的眼镜。在此,我们也提供了一些日常用眼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40--50分钟应稍作休息,远眺片刻以缓解视力疲劳。
二、读书、写字和用电脑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桌椅的高度要适宜,眼与读物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约33厘米。
三、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五谷杂粮、荤素搭配,特别是青菜水果,避免偏食。食物中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夜盲症和干眼病,缺乏微量元素铬和钙则可能增加患近视的风险。定期补充乐睛视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保护视力。
四、光线适宜对于视力保护也至关重要。看书、写字时,光线既不宜过强也不宜过暗,应适度柔和,并从左前方射来,避免手的阴影影响视线。一般桌面台灯的亮度在25~40W之间较为合适。
五、尽量避免在行走或车行过程中看书,因为车厢的震动和身体的摇动会加重眼睛的负担。
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的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善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
七、坚持做正确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可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度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
八、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可能导致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近视防治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四字要点”:近、镜、仪、手。其中,“近”指的是限制看近或虚拟成看远休息;“镜”则是合理配镜;“仪”是选用合适的近视控制仪;“手”则代表手术治疗。具体来说:
1. 限制看近的时间和距离等,或使用远化镜来抵消调节性近视并虚拟成看远休息。
2. 根据近视度数选择合适的眼镜并合理佩戴。
3. 选择合适的近视控制仪来控制近视发展。
4. 在无法控制近视或需要摘掉眼镜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需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根据小孩的近视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1. 对于无近视或假性近视的情况(需经散瞳验光确诊),但视力不稳定的小孩,可以通过限制看书、写字的姿势和时间以及使用远化镜等方法进行预防。
2. 对于50-225度近视的小孩,建议戴镜并定期验光观察近视变化。同时可考虑使用远化镜抵消看近时的调节性近视。
3. 对于较高度数的近视小孩可优先选择配戴全天眼镜结合贴片式远化镜使用来控制近视发展同时加强眼灵敏度训练等来提果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等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于近视的发展和防控,有很多种情形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近视发展迅速的个体(每年增长超过100度),有以下建议:
1. 视力矫正至1.2,并全天佩戴眼镜。
2. 推荐使用近视灵敏度仪,同时配合贴片式或台式远化镜,以增果。
对于高度近视并伴有弱视(8岁以下)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视力矫正至,全天佩戴眼镜。
2. 进行弱视治疗,争取提升到1.0以上视力,有助于预防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并发症。
3. 佩戴远化镜,并结合眼保健操仪进行辅助。
若近视伴随200度以上的散光或以散光为主的近视,则可以考虑以下方案:
1. 视力矫正至1.2,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建议全天佩戴眼镜,10岁以上的则可以视情况选择日常不戴,仅在看远处时佩戴。
2. 优先考虑使用眼球谐振镜,有助于扩张眼球、放松调节并缓解散光症状。
3. 结合使用贴片式远化境能够进一步增果。
目前市面上存在众多的近视防控方法,许多家长和孩子在面对近视问题时往往过于焦虑并盲目尝试各种方法。许多方法未经临床验证且效果甚微。值得注意的是,近视是不可逆的,无法完全治愈。家长在选择防控手段时应保持警惕。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研究低浓度阿托品在控制和延缓孩子近视发展方面的作用。但此药物并非随处可购,部分家长可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给孩子使用,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药物的储存不当也会影响其药效。该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因此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网络上流传的所谓“神奇的眼部恢复操”或飞行员视力恢复操等声称可以降低近视度数的方法并不科学。这些产品多对假性近视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真性近视则无法治愈。家长和孩子们在选择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