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近视问题,更是让人头疼。近视分为真性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直径拉长引起的,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通过控制其增长速度来应对。而PC镜片作为眼镜镜片的一种,具有极强韧性、不破碎的特点,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除了普通的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角膜塑形镜。它只需要在晚上佩戴,白天就能拥有正常的裸眼视力,非常方便。它还可以有效控制度数的增加,成为了一种更加先进的选择。
近期,一些新型眼药水的出现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款名为“纳米眼药水”的产品更是备受瞩目。这款眼药水通过三个步骤来改善视力。通过一款APP辅助测量眼球的屈光度;然后,使用激光在角膜上刻印一个图案;滴入纳米眼药水,其中的纳米分子会慢慢渗入印刻在眼球表面的图案内部,从而改变眼球的折射率。这一发明似乎给视力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这一新型产品的出现,也有眼科专家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虽然技术原理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单用一个app是否能测量眼球的屈光度是值得商榷的;关于该产品的临床试验结果也尚未公开。这些疑虑让人们对这一产品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也有眼科专家David Smadja医生对这一产品进行了介绍和解释。他表示这款纳米眼药水并不是要治疗近视或远视等问题,而是辅助更改眼睛的屈光度。其过程包括使用智能手机APP测量视力、使用激光工具在角膜上印出图案以及滴入纳米眼药水三个步骤。其中,激光工具是自主研发的小型装置,可以轻松连接到智能手机上操作。而这款纳米眼药水中的纳米颗粒会覆盖在激光工具印出的形状里,改变光线进出人眼的方向,从而实现纠正视力的效果。
尽管如此,David及其团队研发的激光小工具的相关照片还未公布。而对于这款产品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的推广应用,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对于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判断。
不使用手术刀,不经历痛苦,只需三个步骤即可改善视力,这种名为纳米眼药水的新技术真的如此神奇吗?针对这一创新产品,眼科专家表达了观望的态度,他们并未否定其潜力,也并未过度神化其宣传效果。而武汉理工大学与哈佛大学纳米研究联合实验室的周亮教授则从技术角度给出了肯定,认为其原理上具备可行性。
关于纳米眼药水如何发挥作用,周亮教授推测其中的纳米粒子可能会按照某种特定的光学图案进行自组装。自组装后的纳米粒子能够改变光的折射率,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这与隐形眼镜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眼科医生的身份外,David医生还是巴伊兰大学纳米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与Zeev Zalevsky教授以及Moshe Lellouche教授共同研发了这款眼药水。他们的试验都在巴伊兰大学纳米科技高级材料研究所完成。虽然这项发明是为了让人类摆脱眼镜的束缚,但David医生本人并无视力问题,他也从不戴眼镜。
这一创意的诞生源于David医生的一次头疼经历。那天,他在电脑前工作一天后,开始头疼并且视力模糊。电脑上的文字仿佛变小了一般,他尝试通过揉眼恢复视力,但并未奏效。这时,他想到了眼药水。虽然他不近视,也不喜欢戴眼镜,但他认为眼药水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受到这次经历的启发,David医生与Zeev教授分享了想法,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随后,他们找到了化学学院的院长Moshe Lellouche教授,三人共同开始了研究之旅。在随后的两年里,Zeev负责激光技术部分,Moshe则负责纳米颗粒的研究。终,他们发表了研究成果,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核实,确实在《欧洲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生学会》的官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论文。论文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并得出结论:使用纳米粒子制成的眼药水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以非侵入式地矫正视力。尽管这一方法可能给全球的近视及远视患者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团队成员也明白距离产品上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已经在猪眼上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该眼药水的有效性。接下来他们还计划在兔子身上进行动物试验,并监测一个月内的效果。人体试验也已经提上日程。自从被新闻报道后,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纷纷表示希望参与人体试验。尽管面临诸多未知和挑战,但团队成员表示将坚定信心继续研究下去,“如果这个方法真的奏效,我们将会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