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导,大约10的近视激光手术患者可能需要“返工”。这一数据由英国眼科学杂志发表。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某些医院,甚至低于70。那么,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到底安不安全呢?
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屈光专科,像变魔术一样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每天都在进行。医生们利用不可见的紫外光谱波长,地打破角膜细胞,汽化角膜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分子键,这一过程不会产生任何热损伤。尽管手术时间短得令人难以置信,过程从眼睛到后只有大约5分钟,但手术需要雕磨玉石般的精细技巧。
等候室里挤满了患者,他们不是普通的眼病患者,而是医学上被称为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患者。在这里,准分子激光手术被用来重塑角膜的曲率,帮助他们恢复视力。
来自河北的近视患者刘晓明是后一批手术的患者之一。她特地赶到北京同仁医院检查,排除各种手术禁忌症,并选择了LASIK手术。手术花费了她六个月的工资:每只眼睛4368元,加上术前术后的检查,共9500元。如果她在家乡做手术,可以节省至少3000元。但她依然选择在大医院做手术,“我不敢在小医院做,听说有很多手术需要返工。”刚走出手术室,她这样说。
“返工潮”的消息令人担忧。首先来自15年前风靡一时的近视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但几年后,许多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回退。据报道,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人数超过600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北京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一些医院甚至出现近百名需要“返工”的患者。
此前,英国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发布的报告指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广泛使用指南是不够的。报告统计了四项临床数据,发现手术后出现角膜瓣、角膜瓣溶解、角膜瓣过薄、角膜瓣位置偏离等发病率约为4。还有5的角膜有烧灼感等术后并发症。这些使得一些人质疑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
LASIK手术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手术的成功与否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手术设计、医生技术水平、激光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在中国,PRK手术于1993年推出,随后出现的LASIK手术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在一些水平较低、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中,准分子激光手术存在价格竞争,这也引发了一些人们担忧的现象。
据赵家良教授估计,近两年国内接受这种手术的患者数量超过百万。他提醒,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不例外。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术,而是一个需要谨慎选择的“锦上添花的蛋糕手术”。
在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屈光专业术前知情同意书中,列出了21个可能的严重后果。这些包括严重感染、需要更换角膜、严重影响视力等潜在风险。尽管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专家周跃华博士强调,这些风险应该清楚地告知每一个患者。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能保证100的患者能达到预期效果。
医生的技术掌握、设备的可靠性和规范的医疗程序的执行,可以让LASIK这种精细的手术趋于完美。同仁医院的数据显示,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占95以上。虽然存在少数并发症的情况,但医生强调第二次手术并不等同于失败,因为每个病人的条件是不同的,一些手术本身的设计就是在第二次完成。
在医疗领域存在一些明显的安全漏洞。例如,同仁医院在短短的四天内收治了三例严重的LASIK并发症患者。在这些病例中,周跃华记录下了角膜瓣破碎等严重情况。这种手术失败的情况在同行业并不是秘密,一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从国外购买设备。在选择设备和医院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近视眼的遗传倾向已经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而言更是如此。对于一般近视,这种遗传倾向并不十分明显。有遗传因素的人往往较早发病,多数度数超过6.00D。也有一些高度近视患者并没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视属于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一般近视则属于多因子遗传疾病。
参考来源:人民网中关于如何选择近视眼激光手术价格的讨论。尽管激光手术并不是被淘汰的技术,但其安全性尚未完全得到证实。荷兰等欧洲已经对这种手术进行了限制。由于这种手术出现的时间不足30年,缺乏长期风险数据,因此尚无法确定其长期安全性。即使进行手术,也无法完全恢复眼球变形的情况。实际上,手术只是在角膜上制作一副近视镜,而非从根本上解决近视问题。在选择激光手术时,除了价格因素外,还需要考虑手术的安全性和长期风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任何医疗决策,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眼科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评估。